华附南海实验高中高二师生到怀集进行学农实践,接受劳动锻炼并开展课题研究
核心提示
第一次割稻谷、第一次烤番薯、第一次砍柴、第一次喂猪……11月中旬在肇庆市怀集县诗洞镇学农的一个星期,对华附南海实验高中二年级的700多名师生来说,无疑既新鲜又充实。
华附南海实验高中是佛山唯一开展了学农实践的学校,诗洞镇是一个较为偏僻的山区老镇。师生们通过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体验稼穑之艰难,并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
这些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到穷乡僻壤去体验生活,他们到底收获了什么?这一场“新上山下乡”的大胆尝试,对教育创新会有怎样的触动和启发?
■在怀集农村,小孩很小就开始干农活儿。
学农·缘起
“三同”生活让学生深入社会
“学农社会实践是华南师大附中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的一项传统教育活动,这项活动面向高二年级全体学生。”据华附南海实验高中高二年级级长马琚生老师介绍,该校连续举办学农社会实践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同学们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生活中,接触农民、了解农村、深入社会,接受劳动锻炼和开展研究性学习。
诗洞镇是一个较为偏僻的山区老镇,社会经济和基础教育都比较落后。据诗洞镇有关领导称,他们与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目的是“通过接受其高二学生前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师生们带来的新的信息和先进理念,改变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
“让这么多学生分散住到农户家中,必须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据马老师介绍,该校今年的学农活动筹备了三个多月,学校就与诗洞镇就各个细节进行了反复的沟通,最终确定了哪个学生去到之后由哪家农户安置。
■城里的中学生几乎都是第一次下稻田,劳作虽然辛苦却也充满新鲜感。
学农·接待
买床新被单 安顿城里娃
11月13日早上6点30分,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宿舍楼下,大大小小的行李包正陆续提下来,不少学生前一天晚上就将行李打包好了。
7点40分,15辆大巴准时出发,载着700多名师生向肇庆市怀集县诗洞镇进发,当日12时左右抵达诗洞中学。
学生们一下车,赶来迎接的镇、村两级干部,还有热心的农户纷纷帮着提行李,有说有笑地将对口的学生安顿到新家。
“乡里的人非常好客,他们总是满脸笑容,让人觉得没有一点距离。”11月15日,本报记者去到诗洞镇采访时,同学们纷纷表示,几乎每个农户都收拾出最干净的房间,有些还专门从镇上买回一床新被单接待他们。
“尽管如此,户主们还是一再表示条件不好、招呼不周,说学生们的到来是他们的荣幸”,一位随队老师动情地说,“其实我们心里很清楚,这次来着实给农户添了不少麻烦。”
■晚上,同学们要帮助当地小孩补习功课。
学农·体验
割禾才明白 粒粒皆辛苦
14日,记者在田里见到17岁的女生刘漾文时,她正汗流浃背地割着稻子。在她身后,是两个光着脚丫的小姑娘,一个8岁,另一个10岁。在接纳刘漾文的这个新家,小孩的爸爸出门打工了,就剩妈妈一人操持家务,她说:“这么小的两个小孩就要下地干活,其中一个还负责做饭烧菜,我们真的是太幸福了。”
潘鸿凯同学起初也以为割禾就是挥舞下镰刀就行了,“但才割了十几把就感觉腰酸背疼了,真想感叹‘茫茫稻田,何处是岸’。”后来,一间教室那么大一块地,几个人硬是割了一个小时,他一不小心还割破了自己的左脚中趾。
和他们一样,所有同学都参加了割禾,并在田间用脱粒机打谷,经过这一过程的同学们纷纷感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有劳动了才知道到底有多辛苦,平时在食堂里经常倒掉米饭太不应该了。”
当然,这群学生体验的并不仅仅是割稻子、打谷子,他们尽自己的努力尝试每一项农活儿,第一次砍柴、第一次喂猪、甚至第一次烤番薯……晚上还要帮当地的孩子补习文化课程。
在劳动的空余时间,同学们还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在农户家中,或在田间地头,通过访问和调查搜集素材,回来之后再撰写学农总结和研究成果。
■同学们与当地群众进行联欢。
学农·离别
农户封利是退回伙食费
老家在广州增城的男生邓焰山告诉记者,到诗洞学农之前,学校与当地农户达成协议:学生每人支付农户80元,作为一周的伙食费。校方也向农户说明不要搞特殊化,就是要让学生们体验真实的生活。
可是,来到自己的新家之后,邓焰山发现接待自己的阿姨家似乎并不贫穷,不是鸡,便是鸭,餐餐总有肉吃。“可是,每顿吃饭的时候,阿姨和孩子都不动那盘里的鸡鸭,他们只是吃梅菜拌饭。后来我才知道,她养这些家禽是用来换钱的。”
令他更加没想到的是,学农结束离开的时候,“阿姨给我封了个利是,里面装了81元”。原来,按当地人的习俗,给第一次到家作客的孩子包个利是有大吉大利的好意头。
记者了解到,不少同学都收到了这样的利是,有些利是中还附着红纸条,大多写着“感谢学校培养了这么懂事的学生,恭祝×××金榜题名”的字样。
■恰逢村里修路,同学们与村民一起劳动。
学农·收获
辛苦并快乐着经历成长
“学农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在劳动中收获了很多快乐。可是我给予他们的,实在太少太少;而他们却用纯真的感情,温暖了我整个学农时期。”这是高二(14)班陈瑶婷同学记在日记中的一段话,也代表了大部分同学的心声。
“都喜欢说收获的喜悦,却不知收获的艰辛,真正体会到‘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和收割稻谷时的那份快乐,我真的感觉自己长大了”;“这几天的学农生活,让我更觉农民的伟大。他们几乎每天都在重复同样枯燥乏味的劳动,却从来没有放弃过”;“看一看农村小孩那份吃苦耐劳的坚韧,再想想城里小孩‘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生活,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抱怨生活呢?”
总结那段学农的日子,同学们流露出许多真诚的话语。大家都表示,学农的日子特别有意义,“很难说清我们得到了什么,但是心灵上的确受到了触动,或许要过很久才能感知!”
学农·评价
教育创新促进全面成长
怀集县诗洞镇有关领导:
诗洞镇通过与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建立这种伙伴关系,一来可以利用师生们带来的新信息和教育理念,加快我镇教育改革步伐;二来增强我镇广大群众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意识;三来通过参加活动的名校学生与我镇农村学生的交流,传授先进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激发我镇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年轻一代的文化素质。
南海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
南海区教育部门很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各学校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华附南海实验高中学农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教育创新,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深入社会,确实可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社会实践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更适合学生成长的教育模式,培养现代南海人。
华附南海实验高中一学生家长:
城市的孩子普遍缺少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说他们是“温室里的花朵”还真不过分,对外面世界的缺乏了解让他们不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刚好可以弥补这些,我觉得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