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留学热席卷全国,一群山西籍孩子也和其他省市的孩子一样,背起行囊,飞离故土异国求学。在国外,他们用青春的汗水浇灌了理想之花,接触了全新的教育和就业理念。当他们学有所成,打算大展宏图时,却遭遇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他们当中的不少人毅然选择了回国创业。
在国外生活了多年的他们,究竟干得怎么样?太原市海归俱乐部的一群年轻人,走进了本报的视野。
赵磊:老总经常亲手安装街灯
赵磊,27岁,新西兰梅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专业双学士,奥克兰大学企业策划顾问硕士。2016年回国创业,经营LED节能灯具。
夏夜,当省城市民徜徉在街头霓虹绿荫间时,头顶那盏明亮简洁的灯具,也许就是赵磊亲手安装上去的。在山西省重新改造的街道中,有20%的灯具出自赵磊公司所经营的LED节能灯。
赴新西兰留学,是父母给赵磊的建议。这个环境优美的地方,也正是赵磊梦想能去旅行的国度。就这样,他上路了。到北京乘飞机,中间倒了一次机,十几个小时后,新西兰这个原本遥远的国度,伸手间即可触摸。
这是2002年春。19岁的赵磊拉着行李箱走下飞机,耳边充斥的陌生语言让他生出几丝异国他乡的茫然来。他四处张望,找到了不远处的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他名字的拼写“zhaolei”。举牌子的是个新西兰人,他友好地向迎过来的赵磊打招呼,带他上了接站车。
新的生活开始了。赵磊所去的语言学校里90%是中国学生,大家可以畅快地用汉语谈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赵磊的交流没有感觉到多么困难。但这个看起来有助于消除异域不适的环境,却成了英语学习的杀手。起初的一年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很少有人能完全听懂讲台上的外籍老师究竟在讲些什么。
赵磊生活在一户寄宿家庭,当时一个星期需要人民币一千多元,他和这家人一同吃住,由起初不甚习惯到逐渐融合。这是个典型的新西兰三口之家,他们一家人尽力帮助赵磊适应新西兰的生活,可礼貌之余赵磊总觉着有几分隔膜。
经过在预科班自主、艰苦的学习,赵磊顺利考取了梅西大学。这所大学是新西兰最大的教育机构,学术水平也跻身世界百强大学。父母接到赵磊的电话后,很是为他骄傲。
在这次人生的博弈中,中国留学生只有三分之一可以顺利通过考核,没有考取的可以选择私立民办大学或者继续在预科班里攻读。
梅西大学是英式教育,大学三年制,很多教授是全球百强企业的老总或高管,他们有着高学历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这些教授每个星期只上3到4节课,他们在课堂上风趣幽默,讲述着自己及他人的职场生涯,却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让人听得兴味盎然,久久不忘。
因每门功课的作业分要占到该课程总评分的20%,同学们总会聚在一起,一同去图书馆,一同上网查资料,共同讨论问题,直到认真地完成 作业。
几乎所有的中国留学生都会在求学期间找一份工作,以支付部分生活开销。经同学介绍,赵磊到了一家连锁超市工作,负责清点超市的货品数量以及张贴商品的宣传资料,一个小时的工资折合人民币50元。赵磊是个喜欢挑战自我的人,新西兰有个跳蚤市场,他从批发市场进了一批小玩具,在跳蚤市场开放日,他总会一大早前去排队。跳蚤市场的摊位数量是固定的,谁排队早谁就可能挤进市场。很多人为了得到一块地盘,凌晨一点就去排队。这些额外的锻炼,不仅让赵磊增加了工作阅历,也赚取了在异国的生活开销。
在超市的努力工作,也让赵磊的能力和人品得到了认可,他很快就做到了销售部经理的职位。同时期,计算机信息管理是紧俏专业,他在攻读硕士之前顺利地申请到了新西兰的绿卡,并获取了在该连锁超市长期工作的机会。
2016年,赵磊硕士毕业。回国、留在当地还是去往他国?慎重思考后,2016年,赵磊回到了故乡山西太原。
经过市场调查,赵磊和几个留学生朋友组建了恒光伟业科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LED节能灯。起初的市场开拓是艰难的,赵磊既是推销员也是市场调研员,还兼公关经理。
通过两年的努力,公司也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阶段。
做企业就要以人为本,客户的要求要尽力满足。这一点上,赵磊沿袭了留学期间的一些经验。给员工购买矿泉水和饮料成为公司必要支出的一部分。第一次,赵磊给员工们搬来矿泉水时,大家很是惊讶。“赵总,公司还有这样的待遇啊?”有人问。赵磊微笑着回答:“有其他要求也可以提!”
一次孝义的生意,也让客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大批量的方形节能灯运到孝义市后,客户方提出不喜欢方形灯具,认为还是圆形灯具比较美观。如果更换灯具,就意味着增加大笔费用。赵磊与同伴们商量后,无条件地全部更换。此举让客户们心悦诚服。
“有时候,有的工地就买了一台我们的灯具,他们不会安装,我们同样会派人去做技术指导。而大批量安装灯具时,因技术人员不足,我们几个留学生会亲自上阵,动手安装。我相信,我们注重诚信的经营理念将得到更大的经济回报,更多的山西企业也会以这种模式发展。我更希望,我们公司能成为新晋商的创新开拓者。”赵磊踌躇满志地说。
马晋东:盘下药厂制作家禽药品
马晋东,1981年出生于太原,留学德国马格德保应用科技大学。回晋后,他在太榆路上盘下一个兽药厂,专门生产针对禽类的药品。
在德国工作5年,就可以拿到长期居住证。而马晋东,选择了回家。“它终究和你是陌生的!”马晋东这样形容在德的感受。
留学生涯中形式多样的各种实验,让马晋东谈兴甚浓。他是学化学生物制药的,马格德保应用科技大学化学生物制药专业的实验室宛如一个小型制药厂,有压片机、颗粒机以及生产线上的各种小型机械。
“我们每个学生都可以用PCR机复制DNA。有一年,天津大学的学生到我们学校学习,他们提到,在国内只有教授才可以做这样的实验。10毫升的酶就是100欧元,实验成本很高。”马晋东说。
在一次制作明胶栓剂的实验中,沃尔夫教授幽默地对同学们说:“知道怎么检验你们的明胶栓剂是否合格吗?你们也可以这样做。”说完,他将一颗学生制作的明胶颗粒往实验室天花板上一抛,只见,那个颗粒颤巍巍地粘在了天花板顶上。教授的做法引来同学们一阵开心的笑声,大家效仿教授,纷纷将自己制作的明胶颗粒抛上去,没有粘牢掉下来的同学只能重新做。实验课结束后,天花板上粘满了晶莹透明的明胶粒。“那是记忆深刻的一堂课!”马晋东深情地回忆说。
一个星期两到三堂的实验课,让马晋东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在实验室,同学们利用掌握的课本知识,按照比例调配各种化学制剂,看着自己制作的药片从机器里滚动出来。“我需要知道这个药怎么样!”教授说完,会将自己制作的对人体无害的药片放入嘴中,吞进肚子里。这样的举动拉近了教授和学生的距离,同学们会兴高采烈地提出问题,或者与教授一起谈论药物的制作过程及副作用。“德国的教育和我们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中小学生每个学期都有一个月的实践课,孩子们可以申请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去体验,有到建筑工地的,有到法院的,有到医院的……实践课的地点可以自己联系,也可以通过学校联系,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各单位都会很配合孩子们的实践课程,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们他们想要知道的东西。实践课结束后,孩子们会在课堂上演讲,将自己的实践感受告诉大家。”马晋东很希望我们的中小学也有这样的实践课。
几年下来,马晋东攻读完了硕士课程。2016年,他回到了太原。
刚回来时,他是茫然的,想等待一个合适自己的发展机会。“听说一个兽药厂要转让,该厂有农业部GMP认证的全套手续,每种药都有现成的批号。我觉得正好学能所用,就用在德国打工积攒的钱,父母也借给我一部分,把这家药厂盘了下来。”
原本以为自己做药厂是熟门熟路,可到了真正做企业,才发现是件苦差事。“我留学期间一直在打工,最苦的当数在工厂里做面包,前一个小时在40多℃高温的烘烤制作室翻面包,后一小时到零下十几℃的冷冻室里装箱。然而,我在药厂的辛苦远超异国的打工经历。”为了节省开支,马晋东自己在制药机上全程操作,研磨,打片……制作车间粉尘飞舞。一做就是一整天,不能下机,到傍晚出了车间,浑身都是药粉。“嘴唇是苦的,眼睛睁不开,精疲力竭。别人看我,基本没有人样了。搬运货物,送货,什么都是自己干。有段时间,天天开着一个小三轮送货。好在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了。目前,通过大家的帮助,我的兽药销售得还算不错。今年,我买了一辆新轿车。”
无论自己多努力,但市场变幻莫测,丝毫不能松懈。马晋东时刻用这句话勉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