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泰州的江苏牧院,有不少大学生拥有双重身份,他们是大学生,穿梭在校园里;他们也是一个个农场的“主人”,养鸡养鹅、办宠物店,当起了老板。
“我们‘颇非特’通过竞争获得承包资格,申领到了泰州市第一张在校大学生创业营业执照。在学校提供的创业基地摸爬滚打一年,完成学业的同时经营额超过了10万元。”回顾一年的创业经历,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07级学生、“颇非特”创业团队经理闫书伟说。
今年7月,“颇非特”7名成员将毕业离校。曾有来自上海、南京、苏州等地的20多批宠物美容老板专程赶到泰州高薪揽才,均被闫书伟等一口回绝。闫书伟说,“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当老板——我们系差不多四成的毕业生都是这样的想法”。
2016年4月,该校将运营多年的宠物美容中心作为学生创业基地,面向全系三四年级学生发包,系里提供基础设施、启动资金等,并指派技术、营销老师跟踪指导服务。
大学生校内创业一般是“摆地摊”式创业,且多数是面向学生推销生活用品等,而宠物美容中心承包给“颇非特”经营则完全不同。
宠物科技系副书记张鸿介绍说,宠物美容中心依靠以学生为主体的经营管理层来实际运作,完全按市场规律自负盈亏,创业团队一年内须上交系部2万元利润,余下的才可以再按比例与系里分成。虽然学生创业“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为了防止一时盲动选择项目,学校要求申请学生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内容包括实践经历、市场分析、预期效益、管理模式及如何处理创业与学习的关系。这是一次“真刀真枪”的商业实战,创业含金量相对较高。今年5月1日起,“创优之队”接下“颇非特”手中的接力棒,承包经营爱牧宠物美容中心。
最近一个月来,宠物科技系宠护082学生王晶等5名“创优之队”成员在“颇非特”团队带领下,学习宠物美容中心经营和管理。闫书伟说,“我们马上就要毕业离校,创业的经验应该对学弟学妹们有帮助,客户和进货渠道等也会全部转交给他们。”
江苏牧院的创业实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4月9日,该校举行第二届大学生创业方案遴选评审会。“狗home”、“蓝色天空”等7支创业团队虽然没有取得宠物美容中心经营权,却收获了另一份喜悦:常州顽皮宠物医院、南京辉煌犬业等企业纷纷邀请他们去工作。
今年1月,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赵俊、张明明向学院递交养鹅创业计划申请。他们利用寒假和课余时间,出资8万元在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创业实践。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经过3个月的努力,他们顺利完成了2400只肉鹅的标准化养殖,成活率达到91%,赢利2000余元。赵俊说,“能挣多少钱在其次,重要的是有了这次历练,便能及早与社会接轨,也多了一份社会价值认同。”
与所有创业者一样,大学生创业颇多艰辛。资金和技术,是最大的瓶颈。为了打破这两个瓶颈,或者说,为了在这两个瓶颈处能给予创业学生更多的帮助,该校成立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每年安排不少于30万元的创业教育经费,筹措不少于20万元扶持学生创业项目。每个专业有1-2名创业教育教师,每个创业实践基地有1-2名指导教师,每名导师指导10名左右学生或1-2个创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