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微型企业 促进百姓创业

作者:如文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 2010-06-09

昨日,市政府审议通过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一举措,对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培育微型企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尝试和新亮点。市场主体按规模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国际上普遍将微型企业从中小企业中分离出来,施以特殊的政策进行倾斜性扶持,从而使更多的贫困人口有机会就业和参与发展。但现实中,我国通常把微型企业与小企业混为一谈,导致相关政策缺少差异性和针对性。我市立足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际,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率先出台微型企业发展政策,对于确保市场主体增量,繁荣活跃城乡经济,解决就业问题,激活民间活力,集聚民间力量,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培育发展微型企业,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新渠道和新途径。民生连民心,民心系全局。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就业意味着生存和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就业体现着和谐与稳定。从世界各国促进微型企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微型企业是减少贫富差距的有效途径,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助推器。目前,我市城镇人口中有200多万劳动力需要就业和再就业,农村尚有近300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政府鼓励创办微型企业,就是将其作为贴近民生、顺应民心、体现民意的桥梁和纽带。对急需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等九类人群进行专门扶持,鼓励他们创办微型企业,是对他们最贴心的关

培育发展微型企业,是增强重庆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市场经济的基本元素是市场主体。市政府出台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投资者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税收返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的基本构想。这些政策和目标,必将激发市民的创业激情,盘活更多民间的资本,集聚更多的民间力量,不仅可以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力,催生大批有所作为的企业家,还能提升全民整体素质,增强我市的经济总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培育发展微型企业,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推手和新举措。在微型企业创业扶持工作中,政府重点扶持第三产业的创业投资项目,尤其是大力发展服务型、文化创意、软件开发及外包服务。这样的产业政策有助于改善竞争环境,也有利于建立起传统生产部门和现代生产部门之间、农业和工业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各种纵横联系,对于改善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峡库区产业空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发展微型企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应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我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微型企业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实现重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