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出自己的创业经历 最高可获创业基金10万

作者:如文来源:城市商报 2010-06-03

近年来,在我市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的推动下,自主创业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一些市民积极投入创业实践活动中去,涌现了一批初次创业成功、企业已有一定规模,并准备再次创业促进企业发展的创业带头人。我市人保部门决定举办“2016年苏州市创业创新带头人竞赛”,选手通过展示自己初次创业经历以及企业成长中的创新举措以及企业发展成效等,最高可获创业基金10万元。

商报记者杨敏

此次比赛参与对象为:本市户籍人员,2003年1月1日后在苏州市工商注册,企业已有一定规模,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500万元左右,并在发展过程中有创新举措(如:生产新产品,采取新工艺,开拓新市场,采用新原料,管理新方法),所办企业在当地或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业带头人。

目前,初赛已经结束,正处于复赛阶段。全市共设三个复赛点,复赛选手抽签决定复赛地点。复赛形式:1.个人介绍(初次创业经历、企业发展中的创新举措、企业发展成效三个方面展开,重点是创新举措促进发展),时间3分钟。

2.访谈(专家评委与复赛选手以访谈形式进行交流,具体要点:发展思路清晰度、行业发展敏锐度创新举措前瞻度。)复赛将胜出9名选手进入决赛。决赛将于6月中下旬进行。

比赛奖励情况为:获得培训机会奖励:进入复赛的选手免费参加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市民创业创新带头人提升培训班。获得创业基金奖励:决赛第一名:获奖励创业基金人民币10万元,决赛第二名:获奖励创业基金人民币3万元,决赛第三名:获奖励创业基金人民币2万元;参加决赛的其他选手获优胜奖:奖励创业基金人民币5000元/人。

复赛选手介绍:

王酉春

200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工作,从拉线工做起,凭着优异表现升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刻苦地钻研弱电系统工程技术。

2016年4月在吴中经济开发区成立了苏州朝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重点定位于为吴中区、相城区道路、小区、办公大楼及厂房的智能化工程的服务。

朱利民

2003年朱利民白手起家走上创业路,创办苏州信颐系统集成有限责任公司,由于欠缺经验,创业初期网站陷入严重亏损,几乎倒闭。后转型做一般人不起眼的弱电综合布线,公司有了持续稳定增加长的盈利。

2016年创办“苏州时代在线网”,建设了中国在线企业联盟商务平台,首开长三角网络商务之先河。

邹永星

2002年创办苏州健生源药店,下属门店突破150家(含加盟)。连续数年被评为全国医药连锁百强企业、苏州市消费放心示范药店。被任命为吴中区医药行业商会执委,获吴中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殊荣。

濮约刚

1991年来到盛泽在一家工艺服饰厂做一线操作工,后被任命为车间主任,二年后辞职经商开了一家小粮油店,不到两年时间粮油店从一家小粮油店变成了70多家连锁店。1995年通过认真的市场调研,投资注册了华聚纺织品有限公司,先后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分部;2003年,自办了丝顺织造厂;2016年,开始涉足医疗行业。创办了“人民医疗门诊”连锁机构;2016年,与上海交大合作,办起了“华聚教育咨询机构”;2016年,创办了“苏州华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华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6年,进军房地产行业……逐步形成了以纺织贸易、理财、评估、房地产开发、医疗卫生、餐饮、文化传媒一体6翼的发展模式。

沈红良

创办吴江怡升服装有限公司,公司年产值约1200万元。产品以麻、麻棉、麻粘、全棉及化纤类女式休闲衬衫、裙子等上装为主。产品全部销往美欧地区。

张淑云

199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是苏州久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主要负责人。公司开始主要生产钣金、机加工、焊接等机械配件,后过渡到为客户提供整个设备所有机械部分的组装,客户只要装上自己的软件及电气元件,就可以投入市场。

2016年开始,设立了自己的设计研发部门,设计研发包括软件及电气在内的自动化流水线设备及无损检测设备,现已初步见成效。

张福明

在1981年到1993年12年间,先后做过百头养猪场,开过饲料店,办过绣花厂。

1993年,受邀到迎湖村任宏南丝织厂厂长,但好景不长,1994年底工厂宣布停业。后在外资企业工作了整整七年,做过行政经理,品保经理,管理部经理,制造部经理。

2003年苏州市相城区望亭永顺塑胶五金加工厂成立,开始了正式的创业历程。2016年受合作伙伴邀请,共同开发新一代无痛型一次性采血针。经医疗专家的研究和指导,双方经过200多个日日夜夜共同研发,经临床应用。今年2月份已获得江苏药监局的生产许可证。

朱纯华

苏州名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跨领域的创意型新媒体产业技术、咨询与工程服务公司,提供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2016年上海世博会、扬州旅游局、苏州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苏州新区海关报关中心、苏州园区商检大厦等重点工程的多媒体系统,并成功作为苏州市国家税务局、苏州市地方税务局、苏州市工业园区国家税务局的网站及办公系统的软件开发商。

李林男

李林男高中毕业后,读过两年农大,在娄葑镇梅花社区当过农业技术员,征地动迁后曾到村办的苏安菜场做过两年副食品批发生意。

1997年就开始迈上了自主创业之路,至2016年创业12年迈出了三大步。现任“苏州工业园区佳得利商贸有限公司”(连锁超市)法人代表、总经理。

2016年佳得利连锁超市在全市已发展到46家连锁店,实现总销售收入1.5亿元。同时帮助了失地失业人员就业350多人,其中70%是本地失地农民。

张君华

2016年5月成立苏州希格玛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三十平米,五个人的团队走上智能化创业之路。2016年完成工程合同额6000万;自主完成开发了楼宇智能化BA控制软件,并运用到实际案例中;与东南大学和扬州大学建立技术研发、人才输送,定向培养的战略合作关系;顺利取得国家工信部颁发的智能化设计和施工一体化二级资质,并通过ISO

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标准。今年目标:完成工程合同额1个亿;取得智能化。

汤秧全

1990年

,汤秧全开始了自己艰苦的创业生涯:当时东拼西凑自筹资金10万元,租赁了一间旧仓库创办了自己的企业——苏申羊毛衫厂。员工只有4-5人,其家底只是3台二手手工横机,每天起早摸黑,自己身兼数职。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员工25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余人,固定资产2500万元,年生产各类毛衫服饰100多万件,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的中型毛衫针织企业。

周斌

原本是苏州百货总公司的员工,1998年解除合同后他开始自主创业。他看到苏州老字号“义昌福”经营不善的情况后,决定改变老字号的经营模式,把老字号的口碑和先进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相结合,2002年4月在石路开办了第一家义昌福包子店,并于2016年9月28日,创建了“义昌福包子馅心虎阜路加工场”。现公司拥有48家门店,从业人员300多名,每天销售义昌福包子6-8万只,2016年销售额达3000万左右。

徐锦盛

企业白手起家,从开始最传统的劳保、文具、两个员工开始做起,经过不断的产品转型和技术升级,开始和多家知名的外资企业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立了多家相关企业。

2016年8月更是运用先期企业的利润在高校中寻求合作。先后创办了全国高校论坛联盟和全国首家大学生网络电视平台等。如今公司已经形成了行业的覆盖,在后续的发展中集团内各分公司将全面整合资源。

朱惠清

苏州工业园区诺尔士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精密不锈钢的产品技术是当今世界不锈钢生产领域公认高精尖的核心技术,一直依赖进口,公司高薪聘请上海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攻关,终于通过运用国产设备成功生产,并自行开发新的精密不锈钢表面技术,打破了外商垄断的局面。公司几年来从单一贸易型升级为制造生产加工,对外进出口一体的企业,年销售额稳步攀升,由初期的几百万,到现在超亿元,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周国锋

认识周国锋的人都知道,他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销售代表,2002年怀着自主创业梦想他毅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注册成立了苏州优康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历经8年发展,目前已经打造成为集通信、互联网及科技园三足鼎立、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企业集团。

沈亮

苏州市特瑞儿制衣有限公司在2016年11月成立,起步阶段主要以成衣加工为主。

1年后发现工厂无法适应当前社会以及市场的需要和要求,决定开发一个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目前经销的婴儿睡具,不论在用料还是制作工艺方面都要比常规纺织品有更高的要求。

2016年年销售额达到了1000万以上。

孙刚

2016年3月成立昆山市富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的是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策划、软件开发等企业信息化服务项目。4年来,发展客户近300家,建立了阳澄湖大闸蟹网、团膳网、昆山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网,成为昆山同行中拥有客户数量最多口碑最好的企业。未来三年,计划利用自身对信息化的理解开发出更适合昆山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产品。

于建军

怡情农庄创建于2016年5月,农庄核心基地150亩,集池塘、果蔬基地、茶吧、棋室、餐管、休闲小园于一体。创业三年自身也享受到了创业乐趣,并逐渐形成了休闲农业、礼品农业、配送农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设想再通过三年发展达到300万休闲农业、600万礼品农业、900万配送农业的总体目标,向更大现代化农庄发展。

郭跃

公司以“仓润”蔬菜品牌为主打,利用自身的销售网络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采用签定蔬菜订购合同,进行技术辅导、统一产品质量要求、上门收购产品等连结措施,带动农户蔬菜生产面积达到近万亩,每月帮助农户销售优质新鲜蔬菜千吨以上,目前公司已有8样蔬菜获得全国绿色食品认证,13种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且公司已通过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审查,成为出口蔬菜备案基地。

叶克明

创办了一家集贸易、加工、配送、仓储为一体的私营企业。自2002年7月开业以来,公司销售不断增长,特别是在钢材市场竞争激烈和金融危机的情况下,2016年公司销售仍达到1.8亿元。客户从原来的近百家增加到现在的上千家。公司拥有职工100多人,职工大多数为当地的失地农民和失业人员。

苏晓燕

作为一个工程师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实验室。

2016年她创办了苏州启明星科技有限公司,有了一个比较简陋的电光源产品实验室。2016年底,公司自行研发了几个系列的工业照明节能产品,工业企业照明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解决,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和日常开支,同时为自己企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赢利模式。

2016年年底,注册了常熟卓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科技型企业第一家入驻了东南开发区大学科技园。

黄向一

曾经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英语教师。

2003年凭借10万元积蓄、30万银行贷款,创办了张家港市锦虹建材厂,主要生产享受国家相关免税优惠政策的各种规格混凝土砖。半年下来,厂里产品堆积如山,资金周转极为困难。后参加了SYB创业培训,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与一家德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多年来,他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逐渐找到了市场营销规律和突破口,今年沙钢一份销售合同就达500多万元。

邵静洁

2016年创办了昆山吉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中标飞力公司监控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又适逢飞力公司进行TAPIA国际认证,在政府无息小额贷款的支持下,公司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业界取得了良好的声誉,生意也越来越好。

邓军

2016年底,个人独资成立常熟乾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为常熟第一家引进著名培训专家的机构。公司先后举办了各类培训,为常熟一百多家民营企业的第二代进行系统培训,和党校合作承办了清华大学总裁班,为各个商会提供了年会策划活动同时公司还为多家常熟企业提供专业的拓展训练、企业内训,特训营以及中小学素质教育等,为常熟五百余家企业以及近十万人提供了培训服务。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