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浙江大学的校园里经常能看到高德康的身影。这次,他的身份不是学生,而是作为萧山的青年企业家代表,以传播者、主讲者的身份站在浙大的讲堂上,为浙大的学生上课。
提起高德康,大家对他的定义是:区青年商会会长和德意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掌门人。作为青年企业家,高德康无疑是成功的。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天生的睿智和过人的胆识,他以3000元资金和一个帮手起步,缔造了一个销售超12亿元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正因为这样的一段创业经历,现在的高德康非常乐意去帮助创业之初的年轻人。
高德康是浙江大学“求是强鹰实践成长计划”的创业导师,为15名优秀的浙大学子指导相关创业心态和创业项目的选择。高德康已经是第2次担任浙大这项活动的创业导师,在培养学生实践就业能力的同时,公司还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设立了“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徐金晖是高德康的第一期学生,毕业后在杭州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刚走出大学校园,除了创业的激情和热衷的项目,小徐什么都没有。眼看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远,小徐想到的只有放弃。就在此刻,高德康作为创业导师,免息借给小徐100万元的启动资金,并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小徐提供了办公场所。“我们觉得这个项目的选择应该是正确的,所以不想因为没有启动资金而埋没了一个好的项目和人才。”高德康说,他当初的眼光没有错,因为最近的一个央视广告投标,德意集团通过和小徐的广告公司合作,已经取得了双赢。
在青年创业时帮他一把,也许整个社会就会发生一些改变。早在2016年,高德康作为发起人之一,与其他10位青年优秀企业家共同建立了“浙江青年创业创新基金”。11位青年企业家每人出资1000万元,作为企业留本基金,每年以不低于基金5%的增值用于奖励和扶持青年开展创业创新活动。基金扶持重点突出三类群体:大学生群体的科技创新、就业创业;企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的技术创新、创业发展;农村青年发展现代农业和来料加工业。现在,通过基金扶持,每年有30到50个项目投入建设,已经有不少青年通过“青年创业创新基金”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高德康说,他非常热衷于去发现那些优秀的人才,然后尽力去帮助他成长,为这个社会培养更多的精英。但他也表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关键是要了解几个问题:你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因为只有感兴趣的事才能发挥潜能;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只有三分钟热情;要抱着做事业的想法,而不是赚钱以后就停滞不前。
杰出的业绩和突出的贡献,为高德康赢得了很多荣誉,但不管有多少项殊荣和多少个“称谓”,他始终坚守着一个职责: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企业家。“如果我只是想着小我,就不必这样辛苦了;但作为一名企业家,心中要有大我,应该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大我”,高德康担当起了培养青年创业者的重任,伸出援手,帮助那些有梦想、有能力的青年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