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上实现创业梦

作者:如文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0-05-19

赖惠泉,江西省靖安县宝峰镇毗炉村人,今年44岁。2016年,他与同村的小湾电厂下岗人员曾凡荣注册创办了靖安县盘龙湖淡水综合养殖基地。

赖惠泉出生在一个兄弟姐妹较多的家庭,幼儿时父亲就病故,仅靠母亲一人抚养兄妹长大成人,生活非常艰苦。这样的家庭环境,培养出了赖惠泉吃苦耐劳、敢闯敢拼和不服输的品格。

上世纪90年代,赖惠泉做过苦力,卖过小商品,办过活性炭加工企业,但由于缺乏经验和资金不足,屡屡失败。2000年后,赖惠泉又走南闯北跑市场,想的是靠通过做生意来搞出一点名堂来,结果还是一事无成。但赖惠泉并不气馁。后来他又去了广东、上海等地的一些企业打工,靠卖体力来挣钱养家糊口。虽说是历尽艰辛,虽说是屡遭失败,但赖惠泉那颗创业的心一直没有改变过。

一次,中央七台《致富经》栏目报道了一条水产养殖致富快的新闻,引起了赖惠泉的思考:自己村有个小湾水库,库面有4000多亩,经营权属库区移民所有,自己能否承包小湾水库搞水产养殖呢?通过打听,赖惠泉了解到小湾水库先后几次被私人承包经营,但最后他们都是亏本而归。经过仔细的调查和分析,赖惠泉发现,由于水库地势不平,树枝残桩多,再加上因发电时高时低,水位落差较大以及泄洪等原因,所以经营效果不好。尽管面临很多的困难,但赖惠泉认为,这么大的一个水面,这么好的资源,如果轻易放弃就太浪费了,自己也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可如何探索出一条好的开发路子呢?赖惠泉想了很多办法。他通过各种渠道,多方搜集各类水上养殖信息;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解决调查时遇到的那些问题;他还向渔业专业人才学习,经常在网上学习特色养殖的技术经验。在对市场前景作了充分的准备后,2016年年初,赖惠泉返回家乡,和曾凡荣一起承包了小湾水库,投资开发网箱水产品养殖和水上旅游项目。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70余万元,县劳动保障部门又给了他们6万元小额贷款。他们在水库通过网箱养殖鲶鱼和雄鱼,共投放鱼苗600万尾。随着该县旅游业的兴起,他们又看到了另一条致富路。在多方听取游客的建议后,他们决定开发小湾水库水上旅游项目,投资建起了一座200平方米的水上农家乐。经过两年多的辛勤劳作,网箱养殖取得了成功,二人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小湾水库发展养殖业的路子。目前,基地养殖综合收入加上旅游收入,每年可达30余万元。

在创业的这两年多时间里,赖惠泉和曾凡荣近800多个日日夜夜都是在水面上度过的。这期间,他们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就是凭着一股不服气、敢吃苦的闯劲、牛劲,二人实现了返乡创业和下岗再就业的梦想。今后,他们想把养殖业发展成为基地的支柱产业,增加投入,扩大规模,进行养殖业精深加工,形成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基地。同时,他们还要进一步做大旅游产业这块

“蛋糕”。

赖惠泉的创业之路还在继续延伸着……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