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市场空白”印刷工“喷绘”远大前程

作者:韩铭来源:市场报 2009-12-06

从只有150元月薪的工作中,他发现了市场空白

京汉大道是湖北武汉广告行业的汇集地,这里大小广告公司有上百家,夏松旺的环球焦点广告公司也在其间。两间门面,上面还有3层楼共5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5台大型彩色喷绘机和4台室内写真机24小时不停运转,每月印刷量超过5万平方米。

夏松旺真正挖到第一桶金是在1999年。他到一家名片印刷厂打工,一个月150元工钱。边干活边观察,他发现了商机。这家名片印刷厂的设备老旧,而且总是几个老客户上门,老板也只在厂里等生意,售后服务几乎没有,效益非常差,而附近范围内这样的印刷厂又只有这一家。

夏松旺自己琢磨着改造了一台报废的机器,不但印刷质量好,效率还提高不少。他业务跑得勤,还上门服务,很短时间内就抓住一大批稳定客户。“那段时间,我的呼机每天响个不停,回电话都回不过来。”夏松旺靠灵活的头脑和辛勤的经营,赢取了创业的第一笔财富。他开始计划自己的创业之路。

民营企业大发展带来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2000年以前,户外广告喷绘是个暴利行业。夏松旺辞了职,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广告公司。他的公司从喷绘到施工安装到户外发布,什么业务都做。

1999年到2002年,武汉类似的广告公司增加了200多家。从2003年开始,户外广告发布审批手续更加严格,许多广告公司闻风而动,纷纷转向。“一大批来不及转的,因为拿不到发布权,就这样倒闭了。”这一变化成了夏松旺的转折点。2003年,他自立门户,成立武汉环球焦点广告公司,专门从事喷绘、写真的生产输出。

“2000年以前,每平方米的彩色喷绘价格在1000元以上,2003年的价格只有30-40元,到2005年下半年只有8元。”夏松旺说,虽然成本也下降了不少,但价格缩水了99%,如何经营下去?

夏松旺首先想到了缩减成本。恰在此时,中央10台关于信息化管理的一期节目启发了他。他先在网上下载了一套信息化管理软件,就用办公室里用来打印的电脑,进行模拟信息化管理,感觉不好又换别的软件。通过咨询和摸索,他慢慢地找到了一种较为适合公司的信息化管理系统。2005年,他投资2万多元,购买电脑设备和软件系统,正式构建起自己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我还摸索出一些管理的办法,信息化管理可以把人员和资料解放出来。”夏说。

“以前办公室的客户资料有几大箱,为了找一份客户资料,我们会在大堆资料中翻上几个小时,现在资料都存入电脑,几秒钟就能查到。”客服部的肖迪补充说。

2005年,夏松旺出了一招险棋:在原有两台喷绘机的基础上,一口气增加了3台最新的喷绘机。生产能力确实提升了不少,但是能接到那么多业务吗?很多人提出质疑,夏松旺则有自己的打算。他效仿家电行业,投入资金在报纸及专业杂志上大做广告。同时,他把公司分成业务部、设计部、生产部、质检部、客服部等部门。

每个部门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这样一来所有的业务都安排了准确的时间,有条不紊。生产部则采取“车轮战”,精确地给每台喷绘机分配任务,人换机不停,让它们24小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

公司沿着既定轨道“飞速”运转,如今武昌的分店也要开张了。夏松旺的第一步是在武汉各区和城市圈内开加盟店。他的思路是不求多只求精。他认为,扎堆开起来的加盟店不适合广告业的发展,广告画面的质量和企业的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