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构思的基本套路-写作指导

作者:编辑整理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6-26

(《中考-想象作文技法》)

说明文布局谋篇的基本思路,是围绕“总分”的-想象作文结构方式加以适当变化,或总分,或分总,或总分总,或分分分。不论如何变化,一篇说明文绝对离不开“分说”这个极其重要的关键部位。但平时的说明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却忽视了对说明文“分说”结构的教学。大家的着眼点一直放在“说明的顺序”上,即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关系顺序的角度去探求说明文内部结构的方式。因此,我们如果抓住说明文的主体部位——分说,从新的角度来探求一种通俗有用、易懂易学的对于说明文内部结构规律的解释,并以此指导阅读和写作,那么也许能够起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下面介绍的五“分”式说明文写作的构思套路,很容易操作,学会了它们,再加上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和生动准确的语言,非常适用于中考说明文的构思与写作。

(一)分点说明

分点说明,就是从分说的角度,对说明对象进行“一点”、“两点”、“三点”……式的解说,几个“要点”说完了,事物的特点也就显现了。

分点说明普遍用于数理化教材中,也用于以提出要求、说明事项、交代作法、介绍功能为主的平实性说明文。在介绍经验、作法的文字优美的说明文中有它的一席地位,在众多的科学小品中也不乏它的踪影。它的主要特点是,文中所说明的各“点”,均有一定的独立性;各“点”的内容,可用基数词或序数词统领;各“点”与说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分点说明表现在文面上,使说明文主体部分呈横式结构。由于文章的内容由一、二、三、四等“点”组成,所以不仅能对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说明,而且能鲜明地显现说明的层次,使说明的思路显得非常清晰。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就进行过这样的分点式说明: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又如下面《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运用的就是“分点说明”的思路: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拱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它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族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分点说明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有两种排列方法。

1.并列式分点说明

如有一篇文章名为《读书四法》,它对四法是这样介绍的:“其一曰:点线读书法”,“其二曰:比较读书法”,“其三曰:预测读书法”,“其四曰:存疑读书法”。文中对四法的说明自成段落,相互并列。但作者注意了四种方法难易程度的区别,把容易掌握的放在前面讲,把难掌握的放在后面讲。

2.角度式分点说明

如有一篇介绍“通知”这种应用文体的说明文分这样四点对其特点进行了说明:一、通知是一种实用公文。

二、通知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公文。

点击显示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