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争强好胜
争强好胜的人往往过得不快乐,他们忘了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快乐的秘密。比较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名著《侠客行》中的梅芳姑。梅芳姑本来是一个有着绝色容貌的多才多艺的女子,但是她心仪的男子石清却喜欢上了一个样样都不如她的女子闽柔,梅芳姑为此百思不得其解。十多年后,她质问石清当年她的容貌与闽柔相比谁美,石清答是她美;她接着问武功是谁高强,石清答是她高强;她又问,文学修养是谁高?石清答他夫妇二人识字有限,自然比不上她。梅芳姑冷笑道:"想来针线之巧,烹任之精,我是不及这位闽家妹子了。"石清答道,闽柔既不会补衣裁衫,也不善烹饪,连炒鸡蛋也炒不好。梅芳姑厉声问,既然如此,为什么石清偏偏跟闽柔好,而不喜欢她?石清说:"你样样比我闽师妹强,不但比她强,比我也强,我和你在一起,自惭形秽,配不上你。"梅芳姑终于明白,于是惨叫一声,自杀而死。
梅芳姑的故事,表面上好像是说,太能干的女子令男人感到自卑,反而得不到爱情,男人喜欢的是闽柔那样的温柔女子,但深想一层,梅芳姑不可爱的原因并不是她的多才多艺,黄蓉何尝不是多才多艺?梅芳姑不可爱,是因为她太争强好胜,而且自以为本领第一,就能够要什么有什么。得不到意中人便自毁容貌、夺人儿子,最后愤而自杀。这样的人,不论男女都不会过得快乐,也不会讨人喜欢。
太过争强好胜的人,即使拥有别人所羡慕的一切也还是不满足,过得不开心。相反,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其自然,就会闲庭信步、怡然自得。有一个故事叫做"老头子做的总是对的",很有意思。从前有一对老夫妇,他们养了两头牛。一天,老头子把牛换了一只羊,大家都骂老头子笨,说他上当受骗了,只有老太婆微笑着说:"老头子做的总是对的。"后来,这个"败家"的老头子又用羊换了一只鸡,再用鸡换了鸡蛋,用蛋换了破木盆,用破木盆换了破草鞋。在人们的嘲笑与劝告声中,老太婆依然微笑着说:"老头子做的总是对的。"故事的最后,老头子拥有了万千财富,与老太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人们都纷纷询问发财的秘诀,老太婆高深莫测地微笑着回答:"老头子做的总是对的。"
老头子的故事虽然与争强好胜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却给了一些过得不开心的人许多启示。"失去"本身不会让你不快乐,让你不快乐的是你对"失去"这件事的看法。当你正在为刚刚失去的某些东西而懊悔时,你可能就正在失去更多更宝贵的东西,比如快乐。保持一颗平常的心也不容易,至少在现实生活中,像老太婆这样睿智的人并不多。
快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认为拥有越多就越快乐是一种非常大的误解。快乐与你所拥有的容貌、金钱、地位、名誉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快乐是一种感受,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体验,只要你愿意,即使一无所有也会过得很快乐;反之,拥有万贯家财也买不到你的一丁点笑容。
遗忘也是一种快乐
遗忘不仅是一种风度,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
曾经有人说,人不但要学会记忆,还要学会遗忘。一个人如果把什么都记得很清楚,大脑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记忆,那实在是很恼人的事,而且不利于身心健康。在现实生活中,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脑子特别好使,把什么鸡毛蒜皮、恩恩怨怨的事都记得一清二楚,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结果不但事业无成,而且病病殃殃;一些人则该记的记,该忘的忘,精力充沛,胸怀坦荡,事业有成,身心健康。由此可见,遗忘不仅是一种风度,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
《列子·周穆王》里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宋国有个叫华子的人患了遗忘症,"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后经一高明医生治好了病,使其把平生数十年的存亡得失、哀乐好恶都记忆起来,回到了现实的人生之中。但他又记得太牢,"忧忧万绪,须臾不忘",以至于怒而黜妻罚子,操戈逐人,弄得鸡犬不宁,简直成了怪物。《世界科技译报》载文说,据精神病学家亚历山大·卢里亚对一位十分不幸的男子的科学检查,此人永远不会忘记在他大脑中所有留下印象的东西,大脑中充满了各种事情,各种信息使他窒息,以至于运转混乱,根本无法看书,也不能合乎逻辑地思考。现代医学认为,遗忘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降低细胞的消耗。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脑细胞每天大约死亡10万个。但是如果受到外界的强烈刺激,大脑每天死亡的细胞就要增加几十倍。长此下去,大脑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对于身体健康来说,遗忘是绝对必要和有益的。正因为有了遗忘,才保证了必要的记忆和大脑的健康。有失才能有得,吐故方能纳新。只有忘掉一些旧东西,知识和观念才能不断更新;只有善于遗忘的人,生命之树才能常青。难怪有人说:"只有遗忘点什么,才能记住点什么。","善于遗忘的人才是一个健康的轻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