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处在需要做出决策的连续不断的压力之下。不言自明的是,管理人员必须尽可能做好决策前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大多处在巨大的时间压力下,因此准备工作无法始终做到最佳状态。有时候,在信息不全面的情况下,他们也必须做出决定。因此,大量必不可少的决策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做出的。比如,有一个问题:“对我的组织来说,哪一个是最佳的?选A还是选B?”原则上,这是无法选择的。所有在仓促之下获得的信息不足以为做出这样一个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这意味着,管理人员必须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管理人员素质的另外一项标准,就是也要对困难而复杂的问题做出决定,对这些问题的决策至少要自己坚决地做出。至于这个决定是对是错,反正未来将给予证明。
论语2.11篇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能在其中获得新的认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孔子法则4:面向未来的管理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
专业性管理取决于下列要素:
?角色清晰:管理人员需要明确自己在企业各自范围内的角色。如果组织并没有明确规定其角色,那么管理人员必须亲自负责制订出足够详尽的规定来。没有规定,谈何管理?
?专业知识和工具:各自范围内的专业知识取决于员工本身,但管理人员必须理解专业知识,理解由此产生的机遇和问题。另外,管理人员还需要操作工具。它们可以是交流的工具,也可以是组织要求的业务上的工具。
?专业性交流:许多利益的平衡只能通过交流来协调。管理就是交流。重要的是,要拓展自己的思想,激起他人的热情,也要让自己受到他人思想的鼓舞,并负责进行相应的思想交流。
?决策:我们发现,决策程序是一项艰难的程序,即便在出现各种各样不稳定的情况下,也必须进行这样的程序。决策能力是管理人员的核心能力。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自己要为任何一项决策承担责任。
?外部愿景和内部愿景:管理人员必须能够协调外部的要求和内部的要求。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这样一种能力,能够对任何一个具体的愿景加以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在一个整体的框架范围内做出决策。
?变化:管理人员必须创造变化的正确标准。并不是每一个变化都是一种机遇。管理人员必须适当地实施正确的变化。他们也必须为组织带来宁静祥和的气氛,领会其每次的变化。不言而喻,变化不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