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中的名字
在《论语》二十篇中,我们常常看到对孔子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称呼。最通常的名字是“子”。
孔子的孔姓始于六代祖孔父嘉。孔父嘉生活在公元前八世纪下半叶,孔氏家族也由此逐渐沿袭下来。在提及不多的文献中,称呼孔子的父亲常常用其他的名字。
孔子,名丘,据古老的传说,孔母到尼丘山上求老天再赐一子,为感谢苍天的恩赐,才给孔子取了带有此山名的名字。孔子的全名叫孔丘。在《论语》大约五百个小节中,仅在一个章节中出现过“孔丘”的称呼。
除了常用的“子”之外,相比而言,常见的名称还有“孔子”:在四十三个章节中出现了六十七次。
孔子常用的名字还有仲尼,这种名字大多具有象征意义,从中体现其个性化的色彩。这儿的尼,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那座尼丘山的名字中的一个字。“仲”表示弟兄之间的排行顺序,孔子有一个哥哥,很早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