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莫犯爱心错误-家教误区

作者:育儿专家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0-09-03

一位母亲为她18岁的孩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儿童问题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

母亲点头

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她走近洗碗池?”

母亲点点头称是。

专家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花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

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又动用了自己的关系和权力。”

这位母亲更加惊愕了,从椅子上站起来,凑近专家问:“您怎么知道的?”

专家说:“从那根鞋带知道的!”

这可绝对不是什么“黑色幽默”。诸如此类的戏文,可是日复一日,天天上演,司空见惯,恐怕你我他各位家长都在其中“客串”兴许还是戏文中的主角。我们是不是正在犯着愚不可及的“心”错误呢?

“爱心”错误一:不敢让孩子犯任何错误

古人说:“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俗话也说:“吃一錾 长一智”或许孩子就是应该在不断遭受挫折的环境中变得聪明起来。可是我们不少做家长的就是生怕孩子有什么闪失,生怕孩子犯什么错误,任何事情都要为孩子考虑得妥妥贴贴,任何可能遇到的挫折都要告诫孩子绕着道走。这样的话,我们的孩子真的能健康成长吗/?时下,我们不少孩子心理极为脆弱,一遇到些什么风吹草动就畏惧不前,个别孩子甚至碰到点挫折就寻死觅活,凡此种种,究竟是谁之“罪”?

“爱心”错误二 不想让孩子做任何事

我们不少家长对孩子,“含在嘴里怕化,捏在手里怕疼” 什么都要包办代替,什么也不想让孩子干。即使孩子已经到了高中阶段,依旧把他们当三岁幼儿一般呵护 不要说让孩子动手做家务活,但事实是让孩子做些家务,不仅有助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也有助孩子体验生活,更有助培养他们的能力,可惜的是,在我们不少做家长的莫名“爱心”指导下,我们这些孩子应该得到的培养机会都被无情的剥夺了。

“溺爱不是爱而且害"家长娇生惯养孩子就是对孩子的害。生活不可能一马平川,将来孩子总会遇到挫折,如果一直这样呵护孩子,家长们可以用自己的羽翼呵护孩子一辈子吗?

父母之爱子女,人之天性,但究竟如何爱孩子,究竟如何表达“爱”值得我们每个做父母的深思。

哪位专家和母亲最后的对话更值得我们的家长们思考

母亲问:“以后我该怎么办”?

专家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准备好房子,他没钱的时候,你最好给他送去,这是您今后最好的选择?”

我们的家长们,不知有何感想,不知是否应翻然大悟?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家教心得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