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坐禅的相关知识

作者:励志禅者来源:中华励志网 2008-07-13

坐禅时如何盘足

盘腿是坐禅的最佳姿势。佛门中的各个宗派,修习禅定的方法,大多采用盘足坐法,也称跏趺坐。习修大我禅,也提倡盘足静坐,但不一定非得双跏趺坐。

双跏趺坐又叫莲花坐,也叫双盘,坐法是将右脚放在左大腿上,再将左脚放在右大腿上。莲花坐的最大好处是交叉的腿和两膝都平贴在垫子上,底盘广大而结实,可以坐得四平八稳,比较容易入静。但是,没有练过的人是很难打莲花坐的,勉强坐了会很痛,难以入静。这时可以采用半跏趺坐,也叫打单盘。单盘有两种盘法,把左脚放在右大腿上面,叫如意坐;右脚放在左大腿上面,叫金刚坐。

开始习禅时,不要说双盘,就连单盘也很难,盘起来仍然很痛,这样可以打散盘,即将两腿盘起来即可。盘腿的好处,一是身心容易稳定,二是全身血液可以主供上半身,保证人身主体部分的气血充盈。

如果打散盘都觉得腿痛的话,可采取盘一会儿再伸直一会儿的办法,随着每日的坐禅,逐步加大每次盘腿的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后,盘腿也就不会痛了。现代人很少有盘腿的习惯,大我禅对坐禅时的盘腿不作大部分人难以达到的要求,只要能将双腿盘住盘稳不左右摇晃即可。

为何说静坐是禅修的开始

经常有人问本人,如何修禅?是不是经常看一点禅的故事,有事没事在那儿发会儿呆,便是在修禅?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要习禅修禅,离不开静坐或者说打坐。静坐是习禅修禅必要的基础,离开了静坐,修禅之事也就无从开始。由静坐修禅,是正道,是常法。我们在习禅修禅之始,不宜过于自信,认为自己非常人故可跳开常法。有的人有点文字禅的功夫,便会说,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我可以时时刻刻在生活中悟禅。话虽可以这样说,然而你真去这样做时,不用太久会发现,这不是正道。正道即是从静坐开始入禅,而不是从日常生活中入禅。

有人说,我在生活中经常能感受到禅或者说禅意,这与静坐中的达至禅境有什么区别吗?这里有一个染布的比喻。假设白色代表无禅意禅境的日常生活状态,而蓝色代表有禅意禅境的生活,把白布放到染缸里染一下即拿出来,代表不静坐而只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禅意。静坐则不同了,等于把白布放在染缸里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拿出来;每天如此。随着不断的继续染色,次数够了,白布也就变成了难以退色的蓝布,即使放在太阳底下也能保持染缸中的颜色。

每天的静坐达到稳定的禅境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便也能保持静坐时的意识状态。也即是说,生活中容易感受到禅意甚至时常达致禅境,乃是长期静坐修禅的结果。

有关坐禅与禅宗

梵语dhyana,音译“禅那”,简称“禅”,意谓思维修或静虑。坐禅,就是趺坐而修禅,是佛教修持的主要方法之一。修禅也就是修定,修定可以发慧。《增一阿含经》卷十二说:“坐禅思惟,莫有懈怠。”天台宗讲四种三昧(Samadhi),其中“常坐三昧”,即是坐禅。有人说坐禅的方法,自梁代菩提达摩来华之后,始盛行于中国,其实早在东汉末年即已盛行。安世高所译经典,大多为禅数之学,即坐禅的方法。不过菩提达摩来华以后,尤重此道。几代相传,形成中国佛教一个特有的宗派——禅宗。此宗信徒不立文字,自称“教外别传”,以坐禅为唯一的修持方法,息虑凝心,究明心性,达到了悟自心,本来清净的境界。唐·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说:“无漏智性,本来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在诗文中的运用,如续范亭《修养与学习》:“早晚两次太极拳,却病无妨学坐禅。”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中医养生之道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