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80后”闪婚闪离族,吸取了“70后”、“剩男剩女”的前车之鉴,闪婚仿佛成了一种“潮流”。
冲动是80后闪婚族“软肋”
情感研究者认为:“使得家长们改变态度,鼓励“80后”在大学里谈恋爱,早结婚。一是当职场竞争太激烈,先成家后立业,有利于安心发展事业之路。还有一点是,千娇百宠的“80后 ”工作了,离开父母了,孤独感太重,不如早点儿找个情感寄托。”然而,“80后”闪婚族在“情感快餐”中,啃个炸鸡腿、嚼个汉堡或吞碗麻辣烫就认为是“爱情的滋味”?自然,在飞奔的结婚之时,埋下“闪离”的隐患!
近来,博友“阳光”发贴《盘点:哪些80后成为了闪婚族?》:“曾几何时,闪婚突然成为80后的骄傲,5秒钟的恋爱,不到一小时的上床游戏,一个礼拜步入结婚礼堂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过程简单得就像蛋炒饭,不顾营养,吃饱就行……”接着,其将80后闪婚族现象的成因概括为:
A、头脑发热型:
视情感为游戏,饥不择食,干柴烈火般一点就着。
B、一见钟情 型:
浪漫主义者,素昧平生的男女迸发出爱慕的欲望。
C、急功近利型:
票子、房子、车子……还有靠山的老子,令人难以抗拒。
D、速战速决型:
拒绝恋爱“马拉松”式的长跑。爱情快餐、搭婚姻快车。
E、传宗接代型:“人丁兴旺”根深蒂固地植活在脑海里。
“80后”大都属于独生子女,显得思想独立、个性张扬和不愿妥协。而婚姻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妥协的结果。“家务低能”是“80后”婚姻生活中的“软肋”,加之缺乏宽容、理解的个性往往容易成为轻言离婚的导火索。有调查显示:“在已成婚的‘独生代’家庭中,有30%聘用计时工来做家务,20%由父母定期为其整理房间,80%的家庭长期在双方父母家里‘蹭饭’,30%的夫妇自己的脏衣服要拿到父母家里洗。”
试想,80后闪婚族,是为*爱而结婚吗?婚前同居、人工流产,这些原来很少见到的名词,如今成了口头禅。于是,80年代很多人说是享受的一代,包括身体。对于婚姻变得儿戏,闪婚闪离是80后的代名词——“你当爸爸,我当妈妈,再拿一个布娃娃当孩子……”“80后”的年轻人处于一种“大人身儿童心”的状态,生理上成熟了,心理上却还没“断奶”。
有人调侃:“80后,一个名词,聚焦了现今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目光。他们是一群叛逆的孩子,今天恋爱、明天*爱、后天离开。”譬如,据大连中山区婚姻登记处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闪婚族’中有一对给我印象最深刻——‘五一’节前,俩人手挽手亲亲热热来登记,据说要赶在‘五一’举行婚礼。可节后上班第一天,俩人又来了,不过这一回是要求离婚,据称因为‘相识时间太短,彼此不够了解,婚后才发现性格不合’。”
又譬如,25岁的宋灏(化名)是一名软件工程师,短短的几个月里,宋灏和俞萍经历了闪婚、闪孕、闪离,几乎将其他夫妻一辈子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像走过场似地走了一遍。“我现在脑子里还能浮现出当时我和俞萍领结婚证时的场景,没想到,打开抽屉,里面放的竟是张离婚证书。”宋灏说道。
三个“不知道”闪婚又闪离——为什么结婚?不知道。看周围人都结了,自己也结了。什么是婚姻?不知道。可能是领结婚证,住在一起了吧。有孩子了准备怎么办?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其实,大多数“闪婚闪离”都是由于冲动引起的,离婚之后,双方不久又复婚,正是由于当时情绪不稳定,造成过后后悔。所以考虑离婚的年轻人,最好先冷静下来,两个人分开一段时间,或者请专业人士帮着分析辅导一下,再做最后决定。难道说,冲动是80后闪婚族的情感“软肋”?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