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万钢(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应重视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质量培养的投入,重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投入,对创新型大学生培养的投入,以及对实验室系统的投入;还应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支持和资助。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讲到这句话时,不仅让现场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更令电视机前无数关注着两会的百姓心头一热。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20年前,这句话刷在墙上,看到的人会由衷地感激,受教育终于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20年后,这句话从勒紧裤腰带为孩子凑学费的家长口中说出,听到的人感到的却是无奈和心酸。中国大学学费从20年前的200元冲破现在的5000元大关,涨幅高达25倍。这个惊人的数字,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
学费贵,代表、委员拍案
“我家里以前很穷,却上了大学。如果到了现在,我可能反而上不起大学了。我很奇怪,为什么几十年前经济不怎么发展,贫困学生能上得起大学,而现在经济发展了,却反而上不起学?”全国政协委员徐心华的发言是不少两会代表、委员的心声,徐心华告诉记者,往届两会小组讨论时,有的委员为此拍了桌子,“如果按照现在的收费标准,那么在座的委员,当年有几个能上得起大学?”
今年1月10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及“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是两会上不少代表集中引用的资料来源。报告中显示:在18年时间里,中国大学学费涨了约25倍,子女教育费用超过了养老和住房,在中国居民总消费中排在了第一位。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长了4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几乎10倍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调查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首要原因。教育花费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达到32.6%,占城市和小城镇家庭收入的比重分别达到25.9%和23.3%。据甘肃省农业部门2016年的抽样调查结果,在甘肃省重新返回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中,由于教育因素返贫的数量占返贫总数的50%,教育已成为甘肃农民返贫的第一因素。据了解,目前,西部地区一个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相当于贫困地区9个农民一年的纯收入。一个四口之家的西部农村贫困户家庭,即使有3个身强力壮的劳动力,一年的纯收入还供不起一个大学生。
除了大学,教育高消费甚至已经从高中一直蔓延到了幼儿园。国内不少大中型城市普通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费用每月近千元甚至更多,一些高档幼儿园入园赞助费就达3万元。而小学和中学的“赞助费”、“择校费”也让不少家长既头疼又无奈,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小学“赞助费”已经上万元,初高中择校费在3万元到10万元之间。虽然国家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准招收择校生,但事实上一直以赞助费、捐资助学的名义变相存在,这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据测算,培养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至少需要十几万元,几乎是一名工薪族一辈子的收入总和。
除了高昂的学费,学生还要面对各种名目的乱收费。都以各种名目打政策擦边球,更有甚者利用对教育资源的垄断迫使学生“自愿”交纳各种各样的费用。虽然每年有关部门都要专门下发通知,强调学校收费标准不得提高,但已经尝到收费甜头的各级学校很难主动回头。近年来,教育乱收费一直位居价格举报之首。仅去年上半年,全国价格主管部门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5231件。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乱收费,并大力推行“一费制”,以斩断滥收费的黑手,但实际上收效甚微。
不涨价,教育部门回应
“大学学费不涨价。”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正在核算高校学生人均培养成本,并将以此为依据,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核算后的成本会比目前高,因为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但是,不会让老百姓再加负担,大学收费不再提高”。
虽然,周济在提出“目前的投入水平,还不能适应办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要求”的同时表示,“今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将成倍增长。”但仅仅“不涨价”明显与两会不少代表、委员的心理预期有一定差距。广东代表陈华伟就在本次大会上提交了《重新核定并降低大学收费标准,切实减轻广大人民群众负担的建议》,建议对省内大学收费进行重新核定。“教育是公益性事业,是普惠于全民的事业,教育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教育收费却没有一个公开透明的标准,对教育成本也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全国政协委员黄景钧也对教育收费的标准提出质疑。
收费标准应当是当前高校的在校生人均教育成本的合理反映。但事实上,我国高校目前的成本核算还没有真正进行,运行费用一般也都由高校自己说了算,按这样的成本费用核定高校学费标准,显然不合理。教育部规定,收取学费的比例为学校年生均日常运行成本的25%。根据教育部规定的学费测算方法进行计算:假定一年的人均学费为5000元,则可以得出现在大学生年人均培养成本为2万元。如果一个大学有3万名在校生,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该校年运行支出为6亿元。但事实上,目前在校生规模在3万人左右的高校不少,年运行成本达到6亿元的却是凤毛麟角,培养成本被严重高估。
针对目前“学费负担重”、“大学生就业难”等高等教育阶段存在的问题,陈华伟代表建议应重新核定并降低广东省内大学的收费标准,同时要将大学的教育成本公之于众,接受国家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双重监督。他表示,有关部门应组织专家对大学生的实际教育成本,用科学的方法去核准,定期组织收费听证会,对不同地区、不同大学(包括不同专业)的收费,按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除了收费标准应该降低外,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还提出“教育收费乱”的现象仍然存在。他指出,财政、审计、税务部门乃至教育部门无不在关注着教育乱收费问题。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曝光了8所乱收费学校,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但不管是日常监管还是事后监管,都显得苍白无力,而且经常让人觉得“雷声大,雨点小”。
免费读,惠及千万学生
“3年前我提的关于教育工作方面的建议,如今得到了满意答复。”3月7日,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刘守仁代表谈论起政府工作报告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刘守仁代表针对当时学校收费过高、农民子女上不起学、教育收费还能讨价还价等现象,提出了“不要把教育的收费作为一种商品交易”的建议。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让贫困学生和学生家长看到了曙光。
最令人振奋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3个关于教育方面的措施。一是今年安排2235亿元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二是在全国农村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中央财政在教育上的支出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同时,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金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三是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据统计,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数量占大学生总数的20%左右。以目前的学费标准计算,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读4年大学的费用大约需要4万元。对于收入微薄的农民以及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来说,供子女读大学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教返贫的家庭已是屡见不鲜。这一政策对于几千万名学生来说,足可以改变他们的命运;对于许多贫困家庭来说,又可以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
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国家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从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再到建立健全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这一系列重大举措,不仅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和储备大批人才,而且对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