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自满是早熟儿童的大敌。骄傲,多么天才的儿童也要毁掉。----(英国哲学家)穆勒
儿童的内心一旦滋长出骄傲自满的情绪,就会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无论一个孩子的潜能多大,一旦骄傲自满于自己的状态,就会目中无人,滞步不前。孩子越小,越是在某些方面表露出非凡的才华,教育者越要帮助他提防骄傲自满这个大敌。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母亲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母亲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母亲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如果不是母亲发现王献之骄傲自满的苗头,采取有效的方法破除孩子的“骄”气,历史上恐怕难有“二王”的出现。一旦发现孩子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教育者不妨从这几个方面想办法帮孩子:
引导孩子认识到“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但忌讳使用生硬的说教,最好是能将道理融会于故事或者日常生活场景中;
引导孩子多接触那些有较高成就但很谦虚、内敛的人,或者教育者本身就做那样的人,以这样的人格魅力打动孩子;
帮助孩子认识骄傲自满的害处,比如讲一些这方面的故事等;
鼓励孩子多帮助他人,多和别人交流,这些都能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心境。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