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创伤要分层面分阶段治疗

作者:周晔 唐景莉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9-10-26

复旦大学心理教师申荷永谈灾后心理重建

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数万人伤亡,家园被毁。在抗震救灾的同时,急需心理专家帮他们排解心中那难以承受的悲痛。

复旦大学教师申荷永主动请缨,申请组队赴灾区进行心理援助与心理重建工作。申荷永现任职于复旦大学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是国际分析心理学会心理分析师、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心理治疗师。他说:“每一个见证灾难的人都会被灾难影响,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抚慰他们心理上的创伤。”

心理治疗师主要面向三种人群

申荷永说,当务之急除了救出更多的生命之外,还应该及时实施心理援助。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治疗师主要面向三种人群:对于灾后幸存者,他们失去的太多,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的苦痛都很重,治疗师工作的重点就是刺激他们的生存欲望;对于施救官兵,他们见到太多死亡、太多尸体,而且他们的救援是有限的,有很多生命来不及救,当失落的影响及意义变得越来越真实、忧伤的反应越来越强烈,当疲惫来临,挫折及幻灭积累起来的时候,压力症状可能就会开始出现,导致认知功能降低,如短期记忆丧失,无法决定优先级等。这次震灾主要发生在羌族和藏族聚居地区,他们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在进行心理援助时要照顾到这些特性。

对幸存者应主动接触治疗

申荷永分析了幸存者在灾后可能经历的心理状态:在初始阶段,他们可能会有一种英雄主义、利他主义和乐观主义,与其他人相比,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还不是最惨的”;在清理阶段,人们会探究及讨论有关灾难的事实,试图将事实拼凑起来,以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幻想破灭阶段,人们会表达挫折及愤怒的感受。灾难后产生的生活问题也将成为他们受挫及愤怒情绪的来源。有的幸存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需要心理援助,对“心理服务”存在偏见,这要求治疗师要暂时搁置传统方法,采取积极、主动接触的方式进行治疗。因为一般来说,幸存者对主动的关心会有良好的反应。

鼓励幸存者与家人朋友在一起

在治疗过程中,支持系统对于心理复原非常重要。对于个人来讲,最重要的支持系统就是家庭。迁移和灾后密集的重建工作会破坏人们和原有支持系统的关系,因而要鼓励他们多跟家人或朋友相聚在一起。

对于很多在灾难中失去家人和朋友的人,救助团体应该给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怀。灾难之后,大部分人会有情绪或心理耗竭,而创伤之后的压力是个动态过程,倾诉的经验、压力的减轻以及时间的过往都能让人重建平衡状态。

心理救援工作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有催眠、自由联想、积极想象、移情、投射、共情与共鸣、梦的意象体现、沙盘游戏和心理分析等。面对大量的受灾人群,需要大量的心理治疗师投入救援工作。申荷永表示,在灾后现场及时救助之后,他们还将制定一系列持续性的工作计划,帮助灾区人民进行长期的心理重建。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灵家园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