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摇篮的手何以能够推动地球?-----妈妈资格妈妈能力原文载袁辛\关颖等著作者:袁辛女友结婚两年,今年26周岁,和我谈到当妈妈的计划时说一想到要当妈妈了心里很感温暖,只是想到妈妈的责任很大,心里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其实这样的情形对每一个想当妈妈的人来说都可能遇到。做一位有心理准备的妈妈,生养孩子不再是任其自然的事情,许多夫妻甚至怀孕的月份也都做了选择。这样的行为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妈妈资格妈妈能力问题。在大家的脑子里可能不曾想过这样的问题,而且人们的印象是有资格做妈妈的人自然就有能力做妈妈。其实不然,人们对生活中许多顺理成章的事情采取的态度往往是习惯性地做,而其中的“理”在哪里不会多问。先说说“妈妈资格”的问题。一般来说,我们认为一位达到婚龄、身体健康、发育成熟、具备生育能力的女子一旦和一位心仪的男士结婚,就自然地拥有了做妈妈的合法资格。似乎也可以说具备了做妈妈的能力。实际的情形却要复杂得多。比如说“妈妈资格”。妈妈身份的获得看上去简单,只要我们结婚,愿意生养孩子。这种情况下,我们所担负的只是一种延续后代的自然角色;如果我们同时把妈妈看做一种社会角色,我们就从心理上多了一份社会责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做妈妈的资格也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比如说一个女人总是性情暴躁、河东狮吼;或者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或者是遇到困难退缩回避、怨天尤人。想想这样的女人做了妈妈会怎样担负教养孩子的责任?所以说妈妈的资格也不是说完全自然而然就获得的。“妈妈能力”和“妈妈资格”的问题有相似之处。我们说一个人有做妈妈的资格,严格说来我们是从人的自然生理和法律权利角度来说的。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说,一个人只要愿意,就可以获得妈妈身份,有做妈妈资格的人也就有了做妈妈的能力。但我们把妈妈作为一个社会角色来谈论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不是所有具备妈妈身份的人都有做妈妈的能力。说起来,“妈妈能力”似乎至少要包括一个意识三种能力:妈妈意识、身体能力、心理/社会能力、教育能力。听起来有些抽象,理解起来可以很具体。妈妈意识就是说你要想做妈妈了,你是随心所欲任其自然还是多有打算,这是一种意识;你想要做妈妈了,你在心理上有没有想好“妈妈”代表你的一种新的生活和社会角色。你有没有想好要努力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也是意识。说到能力,身体能力比较好理解,心理、社会能力和教育能力就比较模糊。心理能力的内容包括上面说到的“妈妈意识”,除此,妈妈自身的心态、情绪、个性品质、承受挫折的勇气等等都是心理能力的表现,因为孩子的养育是一个欣喜同时也是充满艰难的心理过程;与此同时,作为社会生活的一员,妈妈应该具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够不断地进步和完善自己,能够以自己的行为成为孩子生活的榜样。有句话说:推动摇篮的手能够推动地球。另外,孩子自然是要教育的,妈妈的教育能力当然就很重要。但这不是说是不是说每个妈妈都要是一个教育家。要求每个想做妈妈的人都成为教育家,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可能。但是,努力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增强能力却是妈妈们能够做到的。对孩子来说,教养比生养更加重要。一个孩子要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成员,除了身体的自然成长之外,还需要学习很多的社会行为规范,知识技能。这个过程我们也叫着“社会化”。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主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来完成的。家庭是最为基础的一环。我们常说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妈妈的知识、智慧、个人经验、社会态度等等共同组成妈妈的教育能力,所以说做妈妈最不易也最伟大,需要一生的成长。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