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死亡地图

作者:陈赛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07-09-18

这就是网络时代——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在网上记录生活,发泄情绪,分享秘密,迫不及待向世界倾诉关于自己的一切。就算有一天肉身腐烂,在网络上留下的这许多痕迹还会一直存在下去,照片、录像、录音、文字……你是否想过,当那一天到来时,身后散落在网上的这些生命细节,该如何处置?

◎陈赛

16岁的女孩斯黛芬妮·瓦格纳,最后登陆MySpace的日期是2016年9月29日。此前一个月,万圣节的夜晚,她被人扼死,颈部刺中数刀。一边是MySpace上清秀恬淡的绿衣少女,一边就是现实中阴惨冰冷的尸体,线上线下一条如此鲜明锋利的生死疆界,让人有说不出的恍惚之感。

19岁的男生柯克·斯通,开车与一辆大拖车迎头相撞,当场死亡。他的MySpace上还播着激烈的电子乐,他说自己刚交了一个漂亮的新女友,“派对即将开始”。他在照片上赤裸着上身,一双桀骜不驯的眼睛,一年前写下的那段自我介绍如今看来就像墓志铭:“我车,我在车里生活和呼吸,我是肾上腺素狂,我爱汽车极速状态的快感……”

当爱莉森·宝儿的尸体被从俄勒冈的一个山谷中拖出时,警察说她是爬山时不慎掉入山谷,溺水而亡。此前一天,20岁的她还在MySpace上谈论着最新的乐队、最时髦的手机,为看一部新电影而兴奋不已。

“我的死亡空间”(Mydeathspace.com)是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另类社交网站,就像中国地狱里的书记官,专门搜集MySpace——美国最大社交网站上的死者名簿,并引人们进入他们生前的MySpace页面。MySpace是美国青少年文化大本营,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年轻人的死亡未必离奇,但常常是恐怖、悲哀甚至愚蠢的。自杀、谋杀、酗酒、吸毒、车祸、火灾,种种的意外,一个个浪费了的生命,给生者以极度的震惊。

其实,“数字墓地”、“虚拟殡仪馆”、“网络纪念堂”并非新鲜概念,像美国最大的网络纪念堂Legacy.com已有8年历史,每月有700多万访问者。Mydeathspace的特别之处在于,这里是死者生前亲自布置的空间:他们喜爱的歌还在播放,他们的文字还在那里,顽皮的照片,派对上的恶作剧录像,遗落在日常里的泪与笑,一切属于年轻世界里的繁华喧闹……只要家属不请求撤除,这些字节会一直保存在MySpace的服务器上。只是他们最后的登陆日期会一直定格在某日某时,永不更新。一个个戛然而止的人生,但他们的灵魂似乎还深锁在虚拟空间的深处,爱他们的人时时可以回来探访。谁忍心抹去这鲜活的生命痕迹呢?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或许,纪念死者更好的方式是记住他们的生,而不是执著于他们的死。”

在美国,MySpace、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彻底改变了年轻人的社交方式,但如今,年轻人又开始嫌这老一代社交网站的交友概念过于陈旧和乏味,于是,一些小众社交网站打出了更刺激的概念,让人们开始与陌生人分享性伴侣,分享隐私,分享厌恶,分享仇恨,甚至分享死亡。像Mydeathspace,就是拿一个陌生人的死亡作为人们社交的媒介,多少是有些病态的。

Mydeathspace的创始人是个名叫迈克·帕特森(Mike Patterson)的26岁的年轻人,在旧金山一家律师事务所担任律师助理。去年,他接手一个残酷的家庭谋杀案件,一个男人杀死自己的妻子和17岁的双胞胎女儿,藏尸冰箱。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他想,她或许有自己的MySpace?结果,她真的有。此后,他每在报纸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的死讯,就在MySpace的数据库中搜索是否有他的主页,了解他生前种种,然后写成故事,放在自己的博客上。没想到,纯粹个人的好奇心,竟引来许多人附和。这个博客逐渐演变成一个小型的社交网站——谁若是知道某个MySpace成员去世,就向他递交链接,然后在论坛上讨论。几个月下来,他们已经累积了3000多个死者,每天维持10万的点击量。

Mydeathspace上有一张触目惊心的“死亡地图”——一张详尽的美国地图,黑色墓碑代表死者,红色恶魔代表谋杀者,他们都在MySpace上有自己的主页。Google卫星地图可以直接探测到死亡现场,几乎每个州镇都密密麻麻布满了黑色墓碑,随鼠标移动,一张张年轻的脸就在你眼前晃过:“德斯拉·斯科特,19岁,吸毒过量”;“马特·赫斯汀,30岁,捉浣熊时摔落楼梯头部坠地而亡”;“阿曼达·雪芙,19岁,死于脑动脉瘤”……在“死亡地图”的东部,有一段墓碑特别密集,那是今年4月轰动一时的弗吉尼亚科技大学枪击案。那次惨剧是Mydeathspace在媒体上频繁曝光的原因之一,因为受害者中有17人在MySpace上拥有自己的主页。事情发生没多久,就有人将他们的死讯递交给Mydeathspace,经过《纽约时报》的报道之后,成千上万的人涌向这地狱之门,服务器因此崩溃了好几次。

中国虽没有MySpace这样大型的社交网站,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过互联网上的数字幽魂,但久已无人打理的“僵尸博客”中,恐怕也有不少是因为生死变故而荒芜了的。

博客“鼠尾草”的主人原晓娟原是《时尚》旗下《美食与美酒》的主编,身患癌症后,她的博客从葡萄美酒变成了病床日记,鼓励自己,亦帮助别人,种种对生命的反思,读之令人感佩。她去世之后,她的博客仍然活着,前来凭吊的人络绎不绝,点击率已达到400多万。评她为“全球最佳博客”的《德国之声》电台报道说:“‘鼠尾草’代表着中国社会追星逐月、透支生命的一代,在极速发展的社会里,耗尽生命的火焰,并在一场疾病的打击下,粉碎了浮华的幻象。”

在最近的一篇博客中,“鼠尾草”(在她去世后,丈夫一直为她继续打理博客,不忍她喜爱的地方荒芜)提到一位叫巫宁的女子,是中国社科院的在读博士,研究旅游信息化,“比娟子更年轻,却也突然离世,看她博客,她竟然是看我博客的,在4月她还写过娟子,但想不到两个月后,她却也去了”。两个陌生的生命在数字空间里匆匆交汇,归于同样的命运。一位读者在巫宁的博客上留言说,“上帝让‘鼠尾草’去做她的花艺师和品酒师了,那一定是想让你去做她的旅游顾问了”。

密斯张三是另一个传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天体物理学硕士,年仅23岁,她的博客“上演孟母三迁”上文字聪慧清丽,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女孩子。只要稍微Google一下,就能搜索到她在网络上散落的各种痕迹。豆瓣网上还记录着她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写过的文字;字幕组的翻译论坛里还留着她对于《日落大道60号演播室》的翻译意见……从她的文字里,一点看不出是一个绝望的人,但“博”在人亡,重看旧文,才发觉充满了死亡的气息。

若有一条线索,将这些博客连在一起,何尝不是一份“死亡地图”,一处处都是说不尽的苍凉故事?

迈克·帕特森曾经解释自己创办Mydeathspace的动机是提醒生命的无常,为年轻人敲响警钟,珍惜生命。那么多年轻人死于车祸与自杀,实在太令人惋惜。他认为,理解今天的年轻人如何在网络上谈论死亡,或许能帮他们建立一些抵御机制。但是,Mydeathspace始终让人感到不安,每天都有无数封电子邮件痛骂他“变态”、“邪恶”。因为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美国各大主流媒体都对这个小网站很关注,但态度暧昧,因为谁也说不清楚,人们在这样的网站上流连忘返,到底是出于悲伤、同情,还是窥阴癖发作?

人类对死亡有天生的好奇心。2016年,英国智库Civitas曾经发表过一份报告,解释英国人为什么会对戴安娜之死那么疯狂。研究者把这种大众性的盲目悲伤叫做“哀悼症”——人们硬是与一个陌生的死者建立一种并不真实的情感联系,是为了自我感觉良好,他们真正哀悼的是自己内心的悲伤。

他们也许大都抱着善意而来,但这样的善意,就像看悲情电影,躲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小小忧伤低回一番,走出之后,毫发无损,重新肯定生之乐趣,知道活在当下是多么幸福。

去年MySpace上轰动一时的“安娜之死”是最好的例子。安娜·斯维德斯奇(Anna Svidersky)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女高中生,长得很美,在一家麦当劳餐厅打工时被一个精神病患者胡乱杀死。只差6天,就是她的18岁生日。就广阔的世界而言,这样的悲剧每天都在发生,在当地报纸上也不过一个豆腐块大小的新闻而已,但安娜的朋友们动用自己在MySpace上的社交网络,几天后就将她的故事传遍了整个网络。

成千上万的陌生人涌到安娜的主页上去凭吊。一个距她5000英里之外的英国人看上去悲伤欲绝地在她的网页上留言:“安娜,安息。如果真有天堂,我相信你就在那里。”18岁的佛罗里达男生布兰克·福特(Blake Ford)为她写了一首歌,在网上义卖1美元/首,收入全部捐献给她的家人。同样陌生的lozzak搜集她在MySpace上的照片,制作了《怀念安娜》的MV视频,贴到YouTube上,点击率竟超过300多万。

但是,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涌入,开始让安娜真正的朋友感到恐怖和愤怒。因为一切已经不在他们的掌握之中。加入这一互联网“悲伤盛宴”的,已经有了诸如赌博公司之类的企业;而那些献给安娜的网页、歌曲和视频,某种程度上变异成一场竞赛——比谁的献辞更动人,比谁的情绪更忧伤,比谁的点击率更高。甚至有人将安娜的头像设成在线游戏里的Avatar。

这么多人对你的死亡指手画脚,九泉之下如何能安息?受了刺激的美国人,据说现在又开始流行“社交自杀”了。他们注销MySpace、Friendster、FaceBook、Linkin等一系列社交网站的账户,删除博客上的一切日志,Flickr上的照片,YouTube上的视频,逃避Google的搜索,立意在网络上彻底消失。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心灵家园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