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客体自身的方式。青春期是自我意议发展的第二飞跃期,经历了初级阶段的高涨期,高中生的自我概念高度发展,渐趋稳定。举凡重要的中学生心理和行为,都与他们的自我概念有关。自我实践的预言启示我们,在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确立正向自我概念是积极的、有成效的。本文试从学业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社会自我要领,操讨其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并教授如何确定正向自我概念。
【论文关键词】 自我概念 中学生 人际交往 自我实践的预言
一、几个案例说起
在笔者的咨询工作中,有这样几个案例印象深刻:
[案例1]
莉(化名),初二学生,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小学阶段一直担任班干部,学习成绩总是排在年级前几名。自从进入中学后,莉的成绩逐渐一降,学习科目甚至出现不及格。家长对此很着急,据莉的父亲说,莉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心不在焉、不用功、玩心太重。莉自己表示:我知道自己的成绩在后退,但没有办法,我大概就这样了吧!
[案例2]
军(化名),男,高二学生,为自己的长相面苦恼,对别人的言行反应敏感,认为别人都在讥笑他。有一次向班长借工具书,班长冲他笑了一下,他立刻认为班长的眼神里充满了不悦与嘲讽,因此愤然而去,很长时间不在理班长。曾经试过重塑自我,竭力待人真诚、友善,但时间不长,他那潜在的深深的自责感、自卑感重新抬头,他开始破罐子破摔,故意和同学发生冲突,破坏自己的形象。
[案例3]
贵(化名),男,高一学生,精神状态很好,在班里表现积极,大小活动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喜欢在同学面前谈自己的理想,长在很想当一名政治家,并且常从电影里模仿政治家的言谈举止,尽量要求自己做得完美、潇洒。他记录了很多格言,贴在床头、书桌,时刻用“高尚·正派”思想来配。他给人的感觉的确是个积极进取的下青年。最后,他终于如愿,进了学生会做干事。
这三个看似不同的案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来访者(心理咨询术语)的自我概念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
莉认为自己“大概就这样了”,这个负向的自我概念,强化了她种种令家长、教师伤心的行为,她似乎在向自己证明:我确实无可救药了。军因为长相不如人意,陷入子自卑的泥潭,无法自拔,形成的也是负向的自我概念,于是经常主动寻找别人鄙视他的证据,与老师、同学冲突,他也似乎在证实这个判断:看,我没说错吧,别人就是讨厌我!而通过大谈理想,参加活动,向同学、老师展示自己,无疑确立的是自立顽强的正向自我概念,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最终入选学生会,取得成功,他要证明的是:相信我,没错的!
举止失措的人,往往会向自我证实自己的不当;缺乏自信的人,处处找证据证明别人在讥笑他;拥有正向自我概念的人通常具有积极的预期结果。这种现象又称为自我实践的预言(self —fullfilling prophecy ),是指一个事情的期望,而事情就真的如此发生了。
自我实现的预言,告诉我们,要成功,就从确定正向的自我概念做起。正向自我概念,对改善中学生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水平有重要作用。
二、自我概念及其发展
西方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关于自我的讨论,从詹斯到米德,从罗杰斯到格根,都是在原文作self 的意义上进行的。self 被译成自我,指个人的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我国心理学家对于自我的理解,也高度一致地与self 的内涵相对应。韩进之教授等(1990)有关中小学自我意识发展的研究,孙非等人(1987)有关自我问题的讨论,都是在个人反身意识的意义上进行的。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客体自身的方式。他认为,对于一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自我(realself );自我概念控制并综合着对于环境知觉的意义,而且高度决定着个人对于环境的反应。这样,罗杰斯就将詹姆斯(1890)和米德(1934)的主体我(“I”)和客体我(“Me”)的概念统整到了一起,使自我概念的内涵兼具对象与作用两个方面。
罗杰斯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现实自我相对应的理想自我概念,并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是诱发神经症的一个原因,施奈德与坎贝尔则提出了实用自我(pragmaticself )与原则自我(prinwpled self )概念。根据近年来人们在价值观方面的研究成果(见章志光,1993),实用自我与原则自我可能是与人们实际的自我概念、结构高度接近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Harter 和sharelson的开拓性工作,使自我概念的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并被延伸到认知心理学以外的心理学的其他领域。sharelson 等认为,自我概念是通过经验和对经验的理解而形成的自我知觉,或者说,自我概念是个体的自我知觉,这种知觉源于对人际交往互动,自我属性和社会环境的经验体验,按一定层次组织的范畴结构,自我概念的多维变层次模型认为一般自我概念包含学生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
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是其社会化成就的重要构成部分。婴儿初生时是没有自我与非我的分化的,因此,婴儿可能会自己抓伤自己。大致到6—8月龄时,婴儿始有对自己身体、自身的连续性的感觉(朱智贤1990)。此时婴儿可以象认识不同时间的妈妈是同一个人一样,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连续的“事件”。这是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也是自我概念发展的基础。
儿童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与他人的交往日渐频繁和扩大,自我概念逐步发展。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是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同时自省能力是儿童形成自我概念 的基础。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使初中生很快出现了成人的体貌特征。因为这种生理上的变化发生得过于突然,使他们在特有的一种惶惑感觉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一直嬉戏于其中的客观世界抽回了很大一部分,重新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再一次进入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其突出表现在,初中生的内心世界越发丰富起来,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自省。“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善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他们心中,这种倾向在其-想象作文及日记中常可以清楚地观察到。
高中阶段,正是一个必须明确自己个性的主要特征,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所以一切问题既是以“自我”为核心而展开的,又是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的,这种主客观上需求使得高中生的自我意识获得了高度发展。据调查,自我概念在高中阶段已趋于稳定。德车心理学家对12岁一16岁及19岁的中学生的自我概念的调查表明,自我形象在经过了12一116岁的显著变化后,便逐渐趋于稳定。由此可见,高中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趋于稳定。由此可见高中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达到稳定的时期,一个人在高中阶段对自身的看法,有许多都持续终生。(林崇德 1999)
三、自我概念在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中学生认识生理上的自我最突出的是:其一,认识到自己的生长发已达到成熟水平,是个大人了;其二,认识到性别的差异,并感受到性成熟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当男女生双方都开始意识到性别问题的时候,彼此对对方逐渐发生兴趣。但是
在最初阶段,他们对于异性的兴趣却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式予以表达,或者在异性同学面前表露出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或者在言行中表现出对异性同学的轻视,或者以一种不友好的攻击对方。总之,从表面上看,他们并不相互接近,而是相互排斥。到后来,男女生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而且,在一些中学生心中,会有一位自己所喜爱的异性朋友,甚至恋爱对象。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first ympressionw)作用很大,一个人的长相容貌,对我们第一印象的影响很大,如身高、体重、相貌、衣着等所给人的感受,此类生理条件的吸引力,实在对我们影响很大,越是有生理吸引力的人,我们越会对他(她)你正面评价。正因为如此,一些形象自的中学生,如案例2中的军,自暴自弃,伤害自己,如伤害别人。在身体自我方面,如何确立正向自我概念呢?注重形象设计是关键,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干净整洁是起码的条件。发型设计要体现出精神抖擞,朝气蓬勃的风采,衣着打扮朴素大方即可,从根本上说,美的体现由内而外,因此每位中学生关注内在修养是首要的。从以上几方面着手努力,即使容貌平平的中学生,也可以确立正向身体我自概念,从而改善人际交往状况。
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受他人影响,最突出地表现在社会自我概念方面。中学生社会自我概念最突出的是成年意次的迅速强化,要求自我设计,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中学生已能在心理上将自我公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个部分。正是由于这种分化,才形成了他们思维或行为上的主体性,产生了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判断和控制自己言行的要求和体验,同时也出现了自我矛盾。社会自我概念的不当,易使中学生陷入几种不良交往模式。有些中学生沿袭了在家中当“小皇帝”的习惯,觉得周围人让着他是应该的,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管是否影响他人的生活习惯。自我中心型的交往方式最易导致孤立、不受欢迎的局面,给自己、他人带来不必要的烦恼。与之相对应的是自我封闭型的交往方式。有些中学生过分看重个性,认为如果为了使相互之间的关系融洽而彼此适应对方,就是抹煞了自己的“个性”。还有一种近乎丧失“自我”的交往模式——对好型交往模式。其典型的语词是“都是我的错”“没有你我一个人不行”“我必须让别人快乐”,通常的行为表现是道歉,取悦别人,乞求,撒娇,顺从。 中学生正经历着“自我同一性危机”(艾里克森),经常处在自我崇拜和自我怀疑的矛盾痛苦之中,建立正向的社会自我概念,可以健康地度过危机,走向成熟。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与儿童发生交往的人对他们都是有同等的影响力,儿童生活中的某些人对他们的自我概念发展有着尤其重要的影响。这些人被称作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在不同发展阶段,重要他人的构成也不同。进入中学后,教师的影响力虽有所减弱,但仍然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影响源之一。这时候影响最大的当属同辈群体,主要指导中学生的同龄人。同辈群体对自己的看法,往往直接影响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当然,父母对中学生的认同是其坚固自我肯定信念的必要条件。在案例3中,贵的积极奋进的表现,正向的社会自我概念,完全可以推测,源于父母的认同和鼓励,而事实也正是如此。要建立正向社会自我概念,中学生要做的几件事;一是慎重取友。基本上尊重我们,鼓励我们的,才是我们愿意接近,可以信赖的朋友、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可以遵循罗杰斯自我成长论的指导。交到好的朋友对中学生确立正向社会自我概念极为有利。二是妥善与父母沟通。有些家长可能惯用“激将法”,也可能相信“棍棒底下出去了”,而对子女负面评价较多,这其实不利于中学生建立正向自我概念。中学生可以妥善地向父母表明此一心理学研究成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是争取老师的配合。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师源性因素越来越突出。笔者在咨询工作中也常听到学生对于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抱怨。对于此一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应当出面解决。而中学生可以做的,仍是尽量采取老师的配合,抓住他们自认高明的心理特点,依照趋利避害的原则,灵活处理。而教师们也确实需要不断反思,是否给予学生必要的成功感了?
学业自我概念是中学生自我知觉和自我成就评价的一个方面。中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的把握常有不准确之处,容易低估或高估自己。而且由于学习成绩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老师、学生、家长视为学生成败的最重要尺度(甚至是惟一尺度),因此学业自我概念严重影响了中学生整个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学习的成败,依据学习的内外条件而定,学习的外在条件如教师教学方法与课程教材设计问题,学习的内在条件包括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向和经验等,教导方略宜配合学习的内外在条件,设计最有效经济的学习情境,以提高学习情绪与效率,使学生圆满适应学校生活,在学习历程中保持心理健康。对于暂时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形成负向自我概念的同学,比如案例1中的莉,其实可以通过合理归因来纠正认知偏差。美国心理学家维纳认为,个体的行为可以归结为许多可能的因素,但都可以把它们归入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的四个范畴之中,内部因素如努力、能力,外部因素好任务容易、运气好,稳定因素如任务容易或能力强,不稳定因素如运气好或努力,对于学习成绩的成败,同样适用于此一归因理论,所谓的“差生”不必一味悲观。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并不存在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努力,存在的是一套相对区别的,独立的和模块的多元智力。他认为人的智力包含,知人智力、自知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语言智力、数学——逻辑智力和自然主义者智务(naturawstic intelligence)(1998)国际心理学界公认,对智力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此可见,书面考试成绩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应归于我们教育评价的单一化和落后状态,而绝不是学生的智力问题,务必要承认此一心理学的事实!中学生要主动建立正向学业自我概念,除了学习上述正确知识外,不妨试一下如下措施:1、培养良好学习习惯。①愿意多学(study more),喜用长时间从事学习活动;②主动学习(study more actively);③有时利用时间(better scheduliry);④平日拥功,按步学习(better distributun of studying);⑤良好学习环境(better surrouding),书点上勿放分心物品;⑥专心阅读(better readers),必要时可读出声来;⑦善作摘要笔记(better notakers),将所问所听重点,作有组织的重写。美国衣阿华大学(Iowa niversvty)教育心理学家鲁宾森(Robinson)曾设计“SQ3R”方法,可增阅读效率,步骤如下:①浏览(survey);②提出问题(question);③阅读(read);④回忆(recite);⑤复习(review)。正因为学习成绩对于每一位中学生的至关重要性,我们强调正向学业自我概念的确立是他们赖以正我肯定,培育其完善人格的核心步骤!确立了正确的学业自我概念,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天空将会有更多美丽的彩虹!
良好的人际关系始于健全的自我接纳!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如何看待自己是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通过努力,中确立了正向自我概念,才会享受自我实现的预言所带来的积极预期结果,才能提高人际交往水平,改善人际关系。
中学生,从明天做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合理地看自己,以微笑面对自己!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朱敬先:《健康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黄喜菲:《人际关系测试与训练》,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版。
5、叶丽红:《自我概念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8)。
6、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7、姚本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1(6)。
8、钱铭怡等:《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2)。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