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高中春
【论文摘要】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逻辑基础是他的一般学习论观点,其要义是强调主体因素对人类行为的获得与表现和对人性潜能发挥的决定性。通过对主体因素的强调,班杜拉自发地走向了人本主义,从而使行的主义表现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渐趋一致的历史发展趋势。
班杜拉是美国当代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正是他完成了对社会学习理论的逻辑体系的建构,使之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理论逻辑相决裂,将行为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的思想方法使他自发地走向人本主义,并因此给他的理论体系披上一层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从而使行为主义表现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一致的发展趋势。
1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逻辑体系
班杜拉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建立并完善其社会学习理论的。他的全部理论体系的逻辑基础,是他那为人们所普遍拥有的、不被学理的成见所遮蔽的本真的生存智慧,亦即他对人的存在的现实条件和状态的直观把握。他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他的理论勇气的产物,即将他对人类行为之意识本性的直观洞见以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不象古典行为主义者那样简单化地把行为背后作为行为之本质的意识因素加以排除,也不象新行为主义者那样谨小慎微,为学理的成见所遮蔽。纵观班杜拉学术思想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的经验研究的兴趣和理论的内容在表面上经历了若干重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的实质则是他在有关学习问题上所把握到的理论逻辑的历史展开过程,从而构成其社会学习理论的逻辑体系的不同组成部分。
50年代后期,受塞尔斯关于儿童社会化过程研究的启发,班杜拉注意到了普遍发生于人类社会生活各领域之中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即以师徒关系、正规教育等为手段而实现的知识或行为技能在不同个体之间的相互传递过程,并将这种学习现象称为观察学习,认为一个完善的学习理论体系,不仅应该包容这种学习现象,而且还必须就这种学习现象如何可能的心理机制作出说明[1]。对观察学习现象的承认和研究,在理论上要求班杜拉突破传统行为主义的人性观,而将主体因素引入到对人类行为的获得与表现过程的分析之中,从而建立其一般学习论观点。
班杜拉的一般学习论观点是他对人性及其因果决定模式的理智把握,在理论形态上表现为三元交互决定论。三元交互决定论探讨的是环境、行为以及人的主体因素之间的交互决定关系,其中每二者之间都存在着双向的相互决定关系,用图示表达为:
在行为主义传统的心理学研究中,这个图示隐含着对传统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重大变革:首先,行为决不仅仅是环境变化的函数,相反,环境的性质一方面决定于行为的激活和主体特征的诱发,另一方面也决定于主体对它的把握;其次,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决不仅仅是单项的行为,而是由P、E、B三者共同构成的交互系统的整体,即人的机能活动(human functioning);其三,个体的人格与命运决不是被动地由环境决定的牺牲品,相反,人可以主动决定环境的性质并发展行为技能,从而获得对主体命运的自我主宰。
三元交互决定论中的主体因素,包括人的生物的、社会的及心理的诸属性或能力,特别是表现为思维、认知、表象等的意识的因素或过程。因此,社会学习理论的建构、取决于班杜拉对意识作出一种在科学范式上与行的主义相一致的说明。在这一过程中,班杜拉得益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发展。信息加工心理学不仅以历史的方式论证了对内部过程进行科学研究的合理性,而且在理论的前提假定上隐含了对内部因素或意识及其过程的承认,因而它的产生与发展才具有对传统行为主义的革命性质,并保证了无论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或严格、或宽松的认知术语来说明人类行为的各种行为理论,在性质上均属于社会学习理论的范畴。
当他的一般学习论观点确立后,班杜拉在60—70年代对观察学习现象进行了全面研究。观察学习理论的历史意义,决不限于班杜拉对一种有史以来为行为主义所忽略的基本学习现象的发掘,而更主要地表现在它在行为主义传统内实现了心理学人性观的变革,从而不仅在理论上使观察学习成为可能,而且赋予传统行为主义有关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现象的经验研究成果以合理的人性基础,并将后者的部分的真理性纳入其社会学习理论体系[2]。事实上,班杜拉对观察学习现象的经验研究和理论建构,与他的一般学习论观点的形成过程是同步的。
80年代中期以来,班杜拉的学术兴趣转向了对自我现象的全面考察,特别典型地表现为对自我效能理论的超越其它一切论题的研究热情。在班杜拉的理解中,自我现象就是其三元交互决定论中的人的主体因素在人的心理机能活动中的作用表现,而自我效能现象则是表现为体验、信念、判断、价值观等的人性存在的超越方面,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自我的“现象学方面”,它渗透、弥散于人的机能活动的各个领域,并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及心身反应等中介过程决定着个体人性潜能的发挥。因此,在一定的限度内,个体必须对自己的存在负责,他必然构成自己未来命运的设计者。
由此可见,班杜拉的全部理论的基础,是表现为他的人性观理论的他的一般学习论观点。三元交互决定论、观察学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均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并构成对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理论逻辑的历史方式的实现。这些相对独立的理论形式,有机地组成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的逻辑体系。
2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人本主义倾向
班杜拉从来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人本主义者。他在学术上也极少与人本主义传统发生联系,但他的思想方法和他的理论发展道路却决定并表明,他最终走向了人本主义。早在1977年他就指出,“行为理论的分析一般说来是一种现象学的研究,在这些分析中,主要强调的是自我概念,它与想象中忽视自我评价经验的行为的研究方向是不相容的”,[3]从而将自己置于与传统行为主义相对立的位置。至于他的行为理论的现象学研究是什么,虽然他从来未给出系统的论证,但从他的理论体系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看,那就是他对行为的主观性及其对行为的决定关系的理论把握,实质上相当于人本主义所理解的行为,而不是传统行为主义剥离了其意识层面的那种抽象的行为。及至1986年,他的人本主义态度更趋明显:“在强调人性潜能的开发和自我指导能力的发展方面,社会认知理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拥有很多共同的主题。”[4]
关于班杜拉及其理论的人本主义性质,历史学家们亦已达成共识。黎黑在展望心理学发展趋势时指出,“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似乎对恢复友好关系进行摸索”。[5]他是从对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之间的历史关系的考察中得出这一结论的,就行为主义方面说,他据以作出此沦的基础正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趋势。萨哈金更明确地指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互相呼应的,其中包括与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和伦理学的相互默契与投合”。[6]
班杜拉及其社会学习理论的人本主义倾向,既不是在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强劲发展势力的胁迫下勉强为之的,也不是由于他晚年致力于自我效能现象的研究才偶然表现出来的,而是由他的一般学习沦观点决定的,即由他相信人的思维、认知等主体因素对行为具有原因性质的影响这一理论信仰决定的,因而在人性观问题上达到了与人本主义的趋同。从其理论体系来看,他的人本文义特征决定并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意识的理论本体论建构,表现为他利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术语来说明内部因素或过程及其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二是强调人在其心理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他具体分析了人的基本能力以及这些能力如何介入到心理的机能活动系统之中的机制。正因为如此,他对心理学一系列基本问题的论证,与人本主义者殊途同归,只是在所有这些问题上,他的观点不如人本主义者那么极端而已。
对人本主义者而言,行为就是意识,意识就是行为,人拥有对自我行为的绝对自由,这是不需要加以论证的自明真理。班杜拉以其生存直觉地把握到了这一点,因而在行为主义传统内,虽然他承认环境必然地对行为施加某种影响,但他同时也相信,在环境影响和生物基础的限度内,人具有行动的自由。
人本主义者将人的主观性视为世界的终极基础,认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对它的觉知。与此相类似,班杜拉赋予环境以潜在性质,认为纯粹客观的环境是没有心理学意义的。一个环境事件,只有当它被主体加以注意和认知表征后,才能进入主体心理的机能互动系统,从而获得对行为的决定力量。这就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建构论,而建构论正是各种人本主义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
在传统行为主义的任何体系中,人是没有自我的,因而造成它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历史的对立。但是,班杜拉对自我现象的关注不仅贯穿于其学术生涯的始终,而且还占居了其晚年的全部研究兴趣,从而在行为主义传统的心理学内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对自我现象的关注,一方面为班杜拉架起了一座通向人本主义的桥梁,另一方面也注定了他与传统行为主义的分道扬镳。
人性潜能假设和自我实现理论是人本主义对心理学思想的独特贡献,并构成几乎所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理论兴趣的核心。班杜拉通过对人的个体属性和类属性的关系的考察,同样达到了人性潜能及其自我实现思想。他认为,某一个体在他的活动领域内所取得的、人类在其全部历史中未曾取得的成就,一旦进入人类普遍经验,便转化为他个体人性发展的潜能;自我实现就是个体在其生活实践中逐渐获得人类普遍经验的某种具体形式的社会化过程。
寻求与世界的合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理想。班杜拉虽然没有直接论证这种人格理想,但在对有关以自我评价机制为基础的内在动机的论述中,他同样强调这种状态对个体人格及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例如艺术家从事创作活动,并非想以此获得某种外部奖赏,而取决于他对创作活动及其作品的自我评价,即赋之以某种意义;在这种创作活动中,创作主体将自己的存在溶入对象世界,从而获得自我存在的根基,并在改变对象世界存在方式的实践中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以上是在若干重要方面就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所表现的人本主义倾向加以列示。事实上,班杜拉对主体因素的强调决定了他的全部理论体系都渗透着人本主义的精神,虽然这种精神不是用任何传统的人本主义理论术语表达出来的。所以,虽然班杜拉以行为主义为出发点,却以他的独特方式走向了人本主义,从而发展出一种“人本主义的行为主义”体系。
3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历史性质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本质上是一种行为理论体系,在西方心理学诸历史传统中隶属于行为主义范畴。但是,由于班杜拉承认并强调主体因素对人类行为的获得与表现和对人性潜能发挥的决定性,并利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观点和术语来说明主体因素及其对行为的因果关系机制,这位他的理论一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认知心理学的特征,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对传统行为主义的超越。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审慎的历史评判:我们不应该根据历史的表象来理解、定位历史人物,而应该相反地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分析来理解历史的表象、把握历史的逻辑。
就其行为主义性质而言,在行为主义的历史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构成一个转折点:就行为主义以否定意识的根本特征的狭隘意义而言,他的理论超越了行为主义的逻辑,或终结了行为主义的历史;就行为主义以行为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涵义而言,他对意识的理论建构赋予了行为主义以合理的人性基础,并为在历史中作为心理学两大对立基础的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范例。
20世纪50—60年代构成了心理学大蜕变的一段历史,其时,传统行为主主陷入深重危机而步履维艰,而信息加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正在崛起。其中,信息加工心理逐渐取代传统行为主义,发展为主流的学院心理学的统治形式;而人本主义心理学,至少在当时,显得是与行为主义水火不相容的。黎黑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指出,这种大蜕变最明显的迹象,是1963年召开的一次题为“行为主义和现象学:现代心理学两大对立的基础”的讨论会。他指出,会上,哲学家诺曼·马尔科姆“注意到了一些行为主义者和现象学家们本身未曾看到的事情,这就是二者的立场是可以相容的”,并预言,如果科学心理学能将隐私的主观经验客观化,那么“这两种立场便会合而为一”。[5]我们或可以认为,班杜拉建立社会学习理论是对这一预言的一种形式的实现,虽然他不是自觉地要将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加以结合,而是在自己的研究中自发地走向了人本主义。
如前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得以建立,并因而他的人本主义倾向得以表达出来,得益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对思维、认知等主观过程所作的那种机械论的解释。虽然信息加工心理学尚未对它的意识观作出系统的论证,并因为它“对意识重要性的怀疑而有可能和传统行为主义一样失去存在的可能”,发展为“一种并不存在的心理学领域”,[6]进而使过分倚重于它的班杜拉及其理论面临严重挑战,但它所研究的主题实质上是对意识过程的一种独特的把握方式,并因为它与行为主义的默契而满足了班杜拉的理论需求。所以,至少就积极方面而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统一的心理学体系,因为它既是行为主义的,也是认知心理学的,同时又是人本主义的。正如巴伦所指出的那样,“百多年来,心理学家们一直在寻求一种解释人类行为的‘大理论’——这种理论要对人类行为这一复杂而令人留恋忘返的问题提供一个综合、准确而行之有效的说明。虽然社会认知理论(作者注:指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尚未为我们提供这样的说明,但在它加广博而精深的体系中,我看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这种大理论的曙光”[7]。
4 参考文献
1 Evans IR.Albert Bandura: The man and his ideas New York, NY: Praeger Publishers, 1989
2 高申春.人性辉煌之路.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3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133
4 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86
5 黎黑.心理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500、455—456、、504—505
6 萨哈金.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811
7 Baron R.Qutlines of a "grand theory". In: Review of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Contemporary psychlogy, 1987; 32: 413-415
(文见《心理科学》2000年第1期)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