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楼下超市猜灯谜,赢了一大捧超级可爱的布娃娃。
到家之后,一个人幸福洋溢地窝在沙发里,摸摸这个,捏捏那个,越看越欢喜。结果,一时间玩心大起,干脆就把家中囤积多年的各式毛绒玩具全都翻了出来,满满摆了一沙发。
数一数,不多不少,正好101个。
我开心极了,愣愣地看着它们,美得像一个刚开完生日会的小姑娘,一心等着女儿从幼儿园回来一起分享。
只可惜,现实却根本没搭理我的美好预计。女儿到家后,看到了客厅里的一派胜景,丝毫不为之动容,还非常不满意这些东西占据了整个沙发,撅着小嘴催促我,赶紧收拾东西让地,五点半的动画片马上就要开始了!
说实话,当时我是很受伤的——
这么一大堆布娃娃,你怎么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啊?想想自你出生以来,我就不辞辛苦满天下地给你收集各式各样的小猫、小狗、小北极熊,甚至不惜忍受大半个月的麦当劳儿童餐只为给你攒下整套15只HALLO KITTY!你也太辜负老妈我的一片良苦用心了啊!
但是,尽管如此心冷,尽管你丝毫不领情,等到几句小得只有自己听得见的牢骚过后,我也不会怪你,也根本就不应该怪你。
因为喜欢布娃娃的人,自始至终都是我,而不是你。
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忘记了这一点,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既然曾经的我,非常非常想要拥有一个可爱的布娃娃,所以你,就应该理所应当天经地义责无旁贷地喜欢布娃娃。
哦,宝贝。我理解,被另外一个人强制着“喜欢”某个东西,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那些日子里,我亲爱的好妈妈就总是为我准备一件又一件没完没了的红毛衣,全部都是扎眼的大红色,全部都是没有任何款式和花样的肥大套头衫,以至于当时的我生生恨透了这身装扮,宁愿每天严严实实裹着其他同学痛恨至极的破校服,也不愿意让别人看到里面该死的红毛衣。
还好,我的妈妈只是在毛衣这件小事上通过我实现她儿时未完成的小愿望,并没有在其他的大事小情上剥夺我宝贵的自我意识。
遗憾的是,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见过了太多做同样事情的父母,他们总是不停地对孩子说:“宝贝儿,我好爱你,所以要听话,要乖……”他们替孩子决定从穿衣吃饭、求学就业,甚至结婚生子的大小事情,但从来不肯听一听孩子自己的声音。从心理意义上讲,他们都“希望”自家孩子永远不要长大,永远还是那个睡在襁褓里的好宝宝,所以他们也就可以永远单方面决定什么才是真正的“好”。
在20世纪的哲学名著《我与你》中,作者马丁·布伯努力向我们阐释一个论断—这世界上的一切关系,都可以分成两类:我和你,以及,我和它。这里前者与后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关系中的“我”是否把关系的对方视做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人“你”,还是视做一个被简单对象化了的物件“它”。现在有那么多教育专家天天奔走呼吁对孩子的“尊重”,核心的理念也恰恰就是希望家长学会用“我和你”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将孩子视为一个有思想有感受的“你”,而不是白板一样的“它”。
很多家长会因此感到委屈:自己的孩子自己疼,怎么我对孩子好,最后还错了?如果有谁实在想不明白这文绉绉的“独立意识”到底有啥用,就请想象一下——要是你有幸拥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生顾问,永远可以给你如何生活的标准答案,你是否愿意在每一个需要作出选择的当口,都乖乖听从他的绝对意见?你会愿意吧?难道你希望就这样把自己的人生白白交给另一个人去经历?
或者,如果你正在下一盘棋,身边恰好来一个好为人师的世界冠军,你是不是也会坚决要求他赶紧闭嘴?
其实,为人父母的确是一件容易让人受伤的事情。辛辛苦苦、累死累活不用多说,还有一个残酷的事实让人更难接受——从孩子诞生的那天开始,你就要做好准备,在日后的岁月里一点一点被他“抛弃”,一步一步退出他的生活。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愿意,不是吗?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