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化解仇恨的不二法门
科技化脚步不断往前迈进,但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自私与仇恨,似乎也日益扩大,尤其近年来恐怖攻击不断,造成人心惶惶。究其原因之一,正是“全球化”所带来的变革。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全球化缩短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紧密人与人之间的关係,但也带来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其经营模式,让全球经济陷入“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不均窘况。
我日前赴新加坡参加国际 CEO会议,感受尤其深刻。在与多位CEO的谈话中,发觉一种“企业霸权”文化正在形成,许多跨国企业為了获取更多利润,想尽办法併吞小企业、挑战大公司,导致贫富日趋悬殊。跨国公司主管日进斗金,世界许多边缘地区的人民却是三餐不继,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贫富差距拉大,也导致仇恨增加。我在菲律宾目睹花园豪宅旁,矗立著一间间纸板搭建的违建,我想当穷人见到豪宅主人的奢华生活后,内心除了不平衡外,恐怕还有仇恨。此外,近年备受关注的还有宗教、意识形态不同所引起的纷争,从美国九一一事件到最近的以黎战争,都让全世界為之惊恐。
欲化解自私与仇恨,祕诀无他,便是“公益与爱心”,这是放诸四海皆準的法则。“公益”就是不计较一己之利;“爱心”就是能為别人设想、乐於伸出援手。最知名的例子,就是世界首富比尔?盖兹捐出大笔财產成立基金会、致力消灭疾病;美国股神巴菲特也捐出三百多亿美元给比尔?盖兹的基金会。也有愈来愈多身无长物的市井小民愿意奉献一己之力,像德蕾莎修女生前创立“垂死之家”,立志要服务“最穷的穷人”,其“小爱化大爱”的公益精神,吸引无数志工前往。
在恐怖攻击阴影挥之不去的今日,世界各国领袖与人民更应理性看待周遭的人事物,以包容的态度来面对彼此的差异,以公益与爱心化解自私与仇恨,“世界和平”自然也就指日可待了。
钱復 口述 罗芝华 记录整理
天天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