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心理对人际交往有什么影响

作者:来源:中华励志网 2020-06-15

林语堂认为,“这就是三个不变的中国法则,比罗马天主教的教义还要永恒,比美国的宪法还要权威。它们是正在统治着中国的三位女神,不是蒋介石,也不是汪精卫。它们的名字是面子、命运和恩惠。这三位姐妹过去统治着中国,现在也如是。” 。

第一位研究中国人“面子”现象的是1894来华的美国传教士—Arthur Smith著有《中国人的性格》,此后鲁迅、林语堂、费孝通、费正清等文学家、社会学家都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捕捉到它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深层意象。众多大陆、港台心理学者整合各种心理学方向的面子研究资料及相关理论,融汇儒家思想和心理科学,对中国人的面子心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范式。本文拟从概念的内涵、外延等方面,对有关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梳理。

1、面子与脸

“面”由辞源学来看,最早出现于甲骨文,是指人的五官等所构成的脸。脸字出现于元朝的北方。二者原本都是一种生理上的指标。后来“面”上加“子”成为带词尾的衍声复词的“面子”,演化为心理及社会意义的价值象征。鲁迅曾从社会学角度说“它像是很有好几种的,每一种身份,就是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作‘丢脸’”。

但是胡先缙认为中国社会将个人行为的标准分为两类:面子代表因达成社会认可的实质成就而获得的声誉,是属于社会地位的拥有;“脸”则代表个人在道德规范履行上的名誉。一个人有“面子”不能保证一定有“脸”,反之亦然。

若把面子视为社会地位即个人成就的同义词,则完全否定了其心理与行为的活动。在古代的戏剧中,人们透过表演者的面具去解释角色的性格,“面”的知觉并不停留在五官外型的具象层次,于是“面子”一词就延伸来自他人的价值判断。作为一种心理现象,面子是一个经社会认可的“自我”,也是个人社会影响力的代称。面子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依赖性,要由互动对方或观众赋予才成立,在互动关系中,没有绝对的面子,面子的拥有者也不只行为当事人。

2、面子与自尊

在社会心理学中,自尊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Stover(1974)界定面子为他人导向的自尊。Agassi & Jarvie (1969)则称面子是“地位加上其他的东西,像自尊之类”。

然而王秩楠,杨中芳提出虽然自尊和面子在表面上看是一样的,但是在真实生活中,与寻求积极的自我评价和维持积极的面子相联系的结果却是不同的。人们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控制如何积极地看待自己,比如与己有关的消极信息的影响可以通过一些维持自尊的策略来加以抵消,然而,是否能够维持面子的权力在更大程度上却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人们只有通过面子增强行为来给别人留下重新赢得面子的印象。因此,自尊和面子分别与两种反映了同样需要的不同动机相联系,自尊与自我增强有关,而面子和自我提升有关。

陈之昭同样认为面子也不同于地位、尊严、荣誉等。地位是一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它是决定面子大小的主要因素,但面子并不直接依附于地位,它是依附于拥有该地位的人。尊严强调的是个人内在的品质,而非仅是保持面子而已,有脸乃是获得尊严的前提。荣誉则可视为特殊的面子,因为有了名望就有面子,但有了面子却不一定有名望,没有名望固会减少面子,但失去面子并非意味必然失去名望。

面子的挑战与维护是社会中的中国人在人际交往的个个方面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社会,特别是传统社会,其实是通过一套由“人情”、“面子”和“关系”所构成的社会运行机制,而对中国人的社会心理行为产生世纪的影响。无疑面子是这一系列概念的枢纽,甚至某种意义上处于核心地位。因此,研究面子是不可能抛开“人情”、“关系”等相关概念的。

3、面子与人情

有学者认为重视人伦关系而形成的另一种面子现象,是以面子的取予代表关系的特殊化,面子变成一种人情。面子的成分可成为交换的社会资源,中国人往往以人情称之135。

金耀基则认为面子其实是可以用以馈赠交换的社会资源,通常是在实质及经济性(如金钱、财货)的交换行为中,所产生的副产品及附加在上的情感性人际义务。收受资源的一方也同时欠下对方一份人情,对供给资源的一方而言,则“给人情”与“给面子”在此是同义词。据翟学伟45研究人情偏向的是交换上的一种一对一的关系,因此它的回报方式就不是正面评价的问题,而是实惠和实质性的帮助;而面子偏向的是赋予交往关系以价值判断。或者说,平时多做人情,就会得到较大的面子,平时不讲人情,就得不到面子。

4、面子与中国人国民性格

有学者认为中国人特别明显的面子心理与行为与中国人喜欢看戏有关。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演戏的情景,而面子也就成了一个面具。

然而黄光国认为“面子需求”是在这种“社会或家庭取向”性格之下孕育出来的,中国人所经营的面子行为几乎完全支配了人际互动的过程。在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影响(包括价值、规范和各种角色关系的运作原则等)之下,中国人对面子的知觉与解释,以及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的反应应有其特殊性。

若是自己或其他的在世的家人取得功名或德行,则其他家人也会跟着觉得“有面子”或“有脸”。中国人视言行与心意不一致为正常,甚至认为是修养好或识大体。由此观点,Festinger(1957)的认知失谐论可能并不适用于中国人,特别是传统中国人。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人情世故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