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世故

作者:姜洹来源:中华励志网 2011-07-10

前几天,又翻看了鲁迅的几篇杂文。有意思的是,现在这个年纪看来,迅儿哥纯乎一个文青加愤青,不过他属于有身份有地位有思想还有钱的那种。他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与思潮的鞭挞批驳,置于今世亦可,足可见中国人折腾了一百年,思想文化也没有什么长进。国家,不能没有文化,正如人不能无脑,但凡有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也是可笑的,可谓之幼“智”。其中,有一篇《世故三昧》,印象颇深。

世故本乃可意会,不便直说的东西,如同现代大学生电脑里的限制片,可以私下阅览分享,切不可登大雅之堂。世故,这个词本身应该是个偏贬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家似乎很有默契地将它约定俗成一个褒义词。然而,大家又不方便直用,只好用一大串句子来代替,如“你看看人家多懂事”、“哎呀,这个是惯例,大家都这么做的”、“做人低调一点,即使你不爽,也要跟他阳奉阴违”等等,却不会说“你要懂得世故”或者“做人要圆滑世故一点”。这些想法也是代代相传下来,真论起源要算到儒家头上。儒家思想之“中庸”可以说维稳有余,进取不足,不知道汉武废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可否想到自己埋下的这个大汉劣根。

现在,再来标榜文化百花齐放,不免有些自嘲的成分。除了D文化和糟粕文化,没有能看到什么成型的文化,大约大家世故起来,想说的不说,该想的也不去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今这个局面。迅儿哥那个时代是可以说的,虽说北洋政府各种军阀乱战、民国政府各种腐败,报社还是敢于出声的,文人还是敢于劝谏的。想想,鲁迅搁在今天就一个大官,拿着朝廷的俸禄,老在报刊杂志上骂这骂那,不一样活的蛮好。

世,世人世事,故,以前就这样或者要看顾着点,合在一起就是世上这些人和事情以前就这样的,要留心留意,不言而喻,你现在照办就好,废话少说,傻事别做。譬如,先人前辈会教着你,“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真的让人很不快,不知道看官们有没有。这就好比前面的人制定游戏规则,你后面的人玩耍可以,但是要跟着这个破规则来。这就很纳闷了,不是说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智慧也在成长么?凭什么就必须按照前人定下的规矩来办事,大部分还是几千年前的成年陋习,一片腌臜糜气!远的不说,就看看当代美国、日本等国家,为什么人家都能在各个领域中长期提出许多新的思想,发展出许多新的文化产业?人家没有邯郸学步或固步自封,这难道不值得我辈深思么。

过去的,那是史,现在的,须借史图新;外邦的,那是异,我族的,须借异图精。最可恨的是,有些同志一提到泱泱大国、五千年灿烂文化就爽得找不到北,或是一看到外国的好东西就顶礼拜膜,而且这些人在现在看来,还不是少数,指不定就是你我。前几日,还看到一则新闻报道,BBC和CNN同时撤销了搞了几十年的反华电台,貌似还有不少欢呼雀跃的人。只是悲哀,由衷地悲哀,因为人家撤销的唯一理由只是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他们的使命是什么,不要问我,自己好好想一想吧。

点击显示

天天励志正能量

返回为人处世栏目

励志和正能量的网站:集青春励志、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等,融思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海量学习资源共享平台。

励志网 · 浙ICP备1203126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