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观澜在病中,毛泽东曾为之写信安慰:"既来之,则安之……"这封信在"文革"中曾广为流传,成为慢性病者常常背诵的"最高指示"。
王观澜本人,其实与江青的接触并不多。康生所以提及王观澜,乃因王观澜1937年底在延安与来自上海的徐明结婚,徐明深知江青1934年10月在上海被捕的情况。
徐明,即徐明清。因为当时延安中央党校也有一个人叫徐明,王观澜为了使妻子的名字区别于那个人,加了一个"清"字。此后,她便一直叫徐明清。
1933年,当时的徐明清叫徐一冰,是上海晨更工学团的负责人,从事地下工作。这年7月,山东姑娘李云鹤来到上海,化名张淑贞在晨更工学团当一名教师。这个张淑贞,当时还曾化名李云古、李鹤,后来成为上海滩上的三流演员蓝苹,进入延安改名江青。
蓝苹1937年7月下旬,从上海经济南来到西安时,徐明正在西安妇委工作。靠着徐明的引见,蓝苹才受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接待,得以进入延安,得以认识毛泽东,得以先同居而后成为"第一夫人"。
在西安,蓝苹曾向徐明详细谈及自己1934年10月在上海被捕后,如何写"自首书"出狱的。
确实,徐明清是深知江青历史的关键性人物。康生知道这个人,也知道江青的历史情况,但是一直守口如瓶。
至于吴仲超,乃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1936年4月,当张春桥参加吴成志(即宋振鼎)组织的"中国共产党上海预备党员委员会"之后,是吴仲超代表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找吴成志谈话,解散了那个非法组织。
康生对王观澜、吴仲超这样重要的线索,都一清二楚,对江青、张春桥的底细也都了解。他向来是一个擅长摸别人"底牌"的人。他把这些"底牌"捏在手心中,并不急于甩出去。他是个精于投机的政治商人,直至"行情"最为有利时,他才甩出这些"底牌"。
这次"直线电话",确实是"绝密"的,瞒过了江青和张春桥。
就连老伙计康生都要在临死前对江青、张春桥来一个"反戈一击","四人帮"在1975年夏、秋已濒临日暮途穷之境。
1975年12月16日,康生结束了他云谲波诡的一生。他临终前的这一着棋,既给毛泽东留下了"忠诚感",而又因"绝密"未曾得罪了江青和张春桥。于是,中共中央为康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这个老滑头,居然在死后骗得三顶金光璀璨的桂冠:一曰"无产阶级革命家",二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三曰"光荣的反修战士"。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他这个"康老"还作为正面形象出现在中国报刊。有人说,"康老"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当"四人帮"还在台上时,就向主席报告了江青、张春桥是叛徒。
直至1980年7月12日,在为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安子文举行的追悼会上,胡耀邦在悼词中替安子文冤案平反时,点了康生的名,指出那是康生制造的冤案。这是康生在死后第一次遭到公开批判。
198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宣布康生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犯,开除康生的党籍,撤销了康生追悼会悼词,把康生的骨灰撤出了八宝山革命公墓。康生一生演出了一出出精彩的闹剧,至此才在屏幕上推出个"终"字。
目前,当当网、卓越网、北发网有售
发行热线:010-653695276536952965369509
邮购热线:010-65369530
张天民告"老娘""刁状"
江青处于守势,处于下风,处于退却。
就连她作为"旗手"的文艺界,也冒出了"异军",对她放炮了!
种种"微词",传入毛泽东耳中。毛泽东又就文艺问题批评江青了。
1975年7月初,毛泽东在跟邓小平谈话时说:(引自《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罪证(材料之三)》)
"样板戏太少,而且稍微有点差错就挨批。百花齐放都没有了。别人不能提意见,不好。
"怕写文章,怕写戏。没有小说,没有诗歌。"
毛泽东没有点江青的名,但用不着加任何注释,这显然是针对江青的。
1975年7月14日,毛泽东又就文艺问题发表书面谈话:(引自《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罪证(材料之三)》)
"党的文艺政策应该调整一下,一年、两年、三年,逐步逐步扩大文艺节目。缺少诗歌,缺少小说,缺少散文,缺少文艺评论。
"对于作家,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如果不是暗藏的有严重反革命行为的反革命分子,就要帮助。"
"鲁迅在的话,不会赞成把周扬这些人长期关起来。"
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谈话,在北京文艺圈里飞快地传了开来,也飞快地传向正在北京的来自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编剧张天民。由他编剧的故事片《创业》,受到江青的蛮横批评。他在7月18日,冒着盛暑,赶写了两封长信,一封致邓小平,一封致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