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定目标时要关注结果。在开始设定目标的时候,作为领导者就要必须考虑到,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以及如何去实施。
现在很多领导者在定目标的时候,只管描绘美好的明天,而不考虑凭借自己部门和下属员工的能力能不能达到。比如说一个企业制定销售目标,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要保持200万,下属员工的能力都需要有个很大的提高,更别说去提高目标了。如果目标是400万,怎么办呢?它需要的能力与200万的目标是不一样的,或者是提前培训,提高员工们的技能,或者可能就得换人了。
2.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领导者的基本使命,在于借下属的力量,完成组织的盈利目标及员工个人的福利目标,若有余力,尚应达到社会公众利益的目标。零售、批发及贸易企业应如此,制造、金融及保险企业亦应如此,政府行政、军事、教育及医疗机构更应如此。所以领导之道在于借力,高层领导借中层领导的脑力,中层领导者借基层领导者的脑力及体力,基层领导者则借现场人员的体力,现场员工则借本身体力及可用的机械力。
换言之,管理系统为人力使用的系统,再由人力系统使用机械力系统,所以管理工作若失去"人"的基本要素,则成真空。关于这一点,各行业经营人员必须确认并身体力行。领导者借用下属力量的方法可简分为二,第一为"计划",第二为"控制"。
所谓"计划"是泛指所有决定未来要求下属完成的"目标"及采用的"办法"(亦称"手段")的用脑思考过程。这一过程必须充分利用"大脑"的创新功能,而非利用"小脑"的反射及守旧功能,方能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制定新制度,发展新技术。
整套的计划包括:
(1)确定市场需求和顾客需要;
(2)研究市场环境变化及竞争者的行为;
(3)自身的优势及劣势;
(4)设定行业、产品及盈利产销等数量目标;
(5)设立达成这些目标的策略及作业性方向及步骤。
要建筑一栋房屋,必须要先有建筑蓝图、材料款,然后应有水电工、木工、油漆工、砖瓦工、钢筋混凝土工等等。这样才能使房屋如期竣工。同样的道理,要提供满意的产品或劳务给顾客并赚取合理利润,岂能没有小心的"计划"?
计划是领导者做好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基础,领导者必须对未来组织的发展进行认真考虑,并就劳工、资产、土地、物料、资料来源等方面做出明确而清晰的通盘设想,一切都有了概念之后才能开始拟定计划。
领导者必须先知道完成一件事情或生产一件产品所需的时间,才能拟定计划的进度,要拟定各种可行的计划进度,就要考虑员工的稳定程度、机器的产量、存货的水准、设备的可用性等。拟定计划必须考虑它的适用性,特别是在它的时间方面,领导者常常面临一个问题:计划应该是长远的,很显然,计划周期越长,决策资料越不可靠。短程计划的拟定较为容易,因为资料容易获得而且可靠,但有时常常因为易于拟定而被忽略。领导者拟定计划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制定计划,而且适用于执行计划。拟定计划的原则与计划本身的性质和职能相关,把握好这些原则,能使计划更加切实可行,执行计划更为有效。
(1)讲究效率的原则。每个领导者做任何一笔投资时,应先考虑这笔投资会给自己带来多大利益,获取这些利益耗费的成本是多少,最后再决定是否投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大家都希望投入小、产出大、效率高,但事实上要正确计算出这个比率并不容易。
如果制定一个计划,它可能使得目标得以实现,但它花费太高,这种计划是没有效率或缺乏效率的。比如从上海到北京,如果你不是赶时间就没有必要买昂贵的飞机票。不过,前提是你的经济能力一般,处于工薪阶层。并不是说你买不起一张飞机票,而是它带给你的利益比你付出的成本要低得多。 中華励志网 www.zhl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