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借力而行:高效能领导的79个管理智慧 >> 第五部分:

【字体:  】      【发表评论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52节:目标是一盏心中的明灯


  

  此外,你还要善待别人的不同意见,这对自己的成功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不要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不要太武断,文字或语言上措辞不要太激烈,并聪明地接受忠告和教训。

  第十四章领导者借力之后怎么"行"

  "力"借到手了,那么接下来应该怎么"行"呢?作为领导者,首先不要被这些潜能巨大的"力"弄得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其次,要理清脉络,找准目标。因为目标是你心中的一盏明灯。之后,则是做好计划,扮演好执行的角色,将自己的抱负付之于行动,实现心中的梦想。

  1.目标是一盏心中的明灯

  在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两度摘冠,从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面对蜂拥而至的各种议论、猜测,山田本一听之任之,不做任何解释。直到10年后,他才在自传中揭开谜底:"每次比赛之前,我都先乘车把比赛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路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也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3组人,让他们沿着公路步行,分别向10公里外的3个村子行进。

  甲组不知道去的村庄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它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了。这个组刚走了两三公里时就有人叫苦了,走到一半时,有些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大家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的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再走了。越往后,人的情绪越低,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乙组知道去哪个村庄,也知道它有多么远,但是路边没有里程碑,人们只能凭经验大致估计需要走2个小时左右。这个组走到一半时才有人叫苦,大多数人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了,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刚刚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3/4的路程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乏不堪,而路程似乎还长着呢!而当有人说快到了时,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脚步。

  丙组最幸运。大家不仅知道所去的是哪个村子,它有多远,而且路边每公里都有一块里程碑。人们一边走一边留心看里程碑。每看到一个里程碑,大家便有一阵小小的快乐。这个组的情绪一直很高涨。走了七八公里以后,大家确实都有些累了,但他们不仅不叫苦,反而开始大声唱歌、说笑,以消除疲劳。最后的两三公里,他们越走情绪越高,速度反而加快了。因为他们知道,那个要去的村子就在眼前了。

  这个实验说明,当人们的行动有着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行进的速度和不断缩小达到目标的距离时,人的行动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领导者是组织的"头儿",他的职责是统一全体成员的意见和行动,并为他们确立臒标,提供行动的方向。所谓"领导",就是要为成员们"指导方向""领而导之"。只有这样做,方可称得上"领导"。但有些领导者并不明白这一点,他们不懂得"目标的确是管理的基础"这一道理,他们自以为自己的下属们对于要干什么已经很清楚了。可是,当你到他们的单位里去,问那里的职工他们的工作是什么,你会惊异地发现,他们的回答与他们的"头儿"所讲的十有八九不是一回事。其实,对那些领导者来说,要让下属们干什么,这个底心里还是有的。只是他们懒得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把底和盘托出给下属们。这就使下属们对自己行动的目标莫名其妙、糊里糊涂。所以,卡耐基认为领导者们应当为下属们确定目标,并把自己的意图明明白白地传达给他们,这是一种令人鼓舞的方式,是协调工作的基础。 中華励志网 www.zhlzw.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