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借力而行:高效能领导的79个管理智慧 >> 第四部分:

【字体:  】      【发表评论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45节:领导之间关系的协调


  

  巴黎一家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戴维斯曾使用一种办法,来调和敌对部门之间的关系。他要求两部门的人彼此送一份备忘录,其中写上诸如"这几方面你做得不错""能否请你避免做这样的事"一类的话。戴维斯颇为得意地说:"然后,我把管理人员找来商量这份备忘录,一项对一项,双方商定彼此都做一些让步和改进。起初,他们不相信我,以为我在开玩笑,可是他们照我说的做了以后,就不再坚持原来的看法了,他们发现这个办法确实有道理。"

  (3)领导之间关系的协调。上级与下级之间有矛盾,同级之间也有矛盾,所以在工作中要努力协调好同级之间的关系。

  有关调查表明,领导之间出现不和谐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权力分配不当。如果权力分配不当,就无从协调。组织内部的权力分配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指主要领导者,即第一把手和所有副职各分多大的权力。如果主要领导分权过多,事事都要他点头表态,其他的成员就只能是虚有其名。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有可能有意隐瞒信息,对主要领导者阳奉阴违,制造冲突或结成对抗联盟。而如果主要领导者控制权过小,其他成员又会各自为政。所以,主要领导者权力过大或过小都会产生矛盾,不利于协调。第二个层次是指副职之间的权限划分。如果某职能或分管该职能的人握有太大的权力,而其他的成员权力过小,也会使他们为了权力分配不均而闹意见。领导者在划分职能、确定责任时必须注意兖幅度,然后考虑上级组织安排的意图,根据职责、能力、知识、经验、责任心等因素配置权限,力求使副职能在心理感受上认为是比较公平合理的,这样相互间就容易协调。

  在一个组织集体中,要提倡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合作精神,但领导成员之间,不能包办代替,越俎代庖。既然集体内部已经分工明确,班子成员都有自己的分工职责和职权范围,就要各司其职,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自己处理自己分管的工作,就不应插手其他领导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如果一个领导者不适当地插手别人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就会影响人家工作的质量、效率,有时可能会打乱别人的工作部署。这样,自然会引起人家的不满。从情绪角度来看,不适当地涉足别人的"领地",会伤害别人的感情。每个人对自己都有着一定的自信,大部分人愿意独立地、出色地完成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工作。这不仅是一种责任心,事业心,也是自尊、自爱的表现。当他对自己的计划,设想充满信心时,有人向他"提供"了不必要的"帮忙",显然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以为对方对他不信任、怀疑他的能力、怀疑他的计划的成功率,因此也容易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当然,如果其他领导在行使职权时超越了自己的权限,或违反了组织原则时,领导者也应该出面制止,控制事态,但方法要稳妥,不能影响领导班子的团结,尤其是不能影响下属员工的团结。

  为了协调领导班子,使领导班子成员的个人工作职责、权限、活动原则、管理方式及工作程序规范化,必须建立和健全各项规则、制度、条例,办法等,以约束领导班子所有成员的行为,保证领导班子在行为上的一致。如果没有领导班子各成员的个人工作职责、权限、活动原则、领导方式及工作程序的规范化,相互之间就无法协调,因为良好的协调来自严密的规章制度。比如,一位新上任的领导,起初不好意思对老领导们讲规章讲制度,只是自己埋头工作,可是管理效率越来越低,原因是副职们不知该怎么办,后来他请大家坐下来,通过认真讨论建立和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并用文字固定下来,以规范大家的工作行为,这样管理效率得以迅速提高。可见,为了使领导班子有效地协调配合,领导者要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并善于运用制度把领导班子的行为规范固定下来,用以约束大家的行为。

  同级领导之间发生矛盾,原因常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对方的原因,还可能有"第三者"的原因。因此,要解决这种矛盾,作为矛盾的双方,都应首先从"治己"开始,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感情,寻找自身的原因,确定解决矛盾的最佳方案。即使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在对方也应如此。这里,"治己"既是"治人"的前提,又是"治人"的策略。大多数情况下,领导之间通过"治己"都能产生强烈的"治人效应",进而使矛盾化解。当然,这里强调首先要"治己",并不意味着对对方的问题作无原则的迁就。对一些大是大非问题,需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把"治己"与"治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这是处理同级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 中華励志网 www.zhlzw.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