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决策缺乏科学性、民主性的例子也为数不少。有"一把手"说了算的,有拍脑袋上项目的,有关起门来搞规划的,有不顾现实条件违法征地、强行拆迁的,不一而足,许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往往是领导拍板在前,组织专家论证在后,百姓的愿望呼声全当"耳边风"。所谓科学民主的程序,只不过是走一个过场。违背科学民主精神的决策,流弊甚广。重复建设的项目,使当地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不切实际的规划,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强行征地和拆迁,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一言堂"、独断专行,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至于"发展经济,造福人民",更是成了纸上谈兵的空话。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强调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正确对待不同的乃至反对的意见,对于提高领导者的执政能力十分重要。就领导干部而言,不同意见是一面镜子,经常照照这面镜子,可以使你警醒、让你清醒、促你自省,可以帮你克服懒惰、抗拒诱惑、少犯错误,可以提醒你工作中小心谨慎、周密思考、正确决策。坚持这样做了,于他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有益,于自己同样益莫大焉。
第八章领导者运用权力须借力而行:高效能领导的79个管理智慧
运权作为一种有效的工作艺术,在日常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领导者适时恰当地运用权利,对开展工作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推动作用。领导者是带领下属完成目标的人,不是通过个人能力实现目标的人,是最大限度挖掘和调动下属积极性的人。领导者运权的最佳手段是抑制而不是放纵自己的权力,且职位越高越应如此。权力运用主要是通过授权、用人、培养下属和参与式管理等方式实现的。运权是让别人正确干活的艺术。
1.没有权力要想办法"借"
高水平的领导者,一般都是善于运权的领导者。在特殊的情况下,领导者也可能没有什么的权利,然而,没有权力并不等于没有雄心,并不等于什么都不做。那么,怎么办呢?穷则思变,适当地借来用一下也是可以的。但是,借权毕竟有一些规则和方法。有的"权"可以名正言顺地借来"为我所用",有的"权"只能巧借东风,用过后及时奉还。
(1)领导者应该学会向上级借权。向上级借权就是借助于上级信任和领导的支持,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帮助是做好工作的有利条件。向上级借权的技巧很多,如请上司到本单位做指示或进行现场指导;请上级机关转发本单位的工作总结和工作经验,然后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向本单位下发;同上级单位合作开展某些调研活动;经常、及时地向上级请示汇报工作,使下级和群众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得到上级支持的;积级主动地配合上级开展工作,取得上级信赖。这些做法都能达到向上级借权的目的,从而在客观上增加下属对自己的尊重和服从。
(2)领导者向班子成员借权。班子成员与自己是同级,至多只是正副关系,这就意味着互相之间既是合作者,又是潜在竞争者,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同级关系,弄不好会形成内耗式的"窝里斗"。因此,根据班子成员的这种竞争心理,就要同时安排他们各抓一项工作,看谁抓得效果好,以此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比如,今天安排甲去抓某项有难度的工作,明天又安排乙去抓另一项有难度的工作,谁做得好就表扬谁,哪点做得好就表扬哪点,形成相互之间互不示弱,你追我赶的局面。领导者本人有时也应"委曲求全",迁就成员的一些小错,这会产生"面子效应"和"报偿效应"。对于嫉妒心很强的副职,用佯装不知、以德报怨、自信自重的方法积极化解,全力感化,防止这些人成为领导班子的内耗源。 中華励志网 www.zhl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