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克受聘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担任管理决策顾问。第一天上班时,该公司总经理斯隆就对他说:"我不知道要您研究什么,要您写什么,也不知道该得出什么结论。这些都该是您的任务。我惟一的要求,只是希望您将您认为正确的东西写下来。您不必顾虑我们的反应,也不必怕我们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您不必为了使您的建议为我们接受而想到调和折衷。"章番话,是很值得各级领导者思考的。
(3)允许智囊团同自己唱对台戏。智囊团的意见,有与领导者想法一致的时候,也有很多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的时候。对于与自己不一致的意见,领导者更应当细心倾听,认真分析,如果真有道理,那就要服从科学和真理,而不要怕丢面子。要知道,相反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要的另一种预选方案。民间有一句俗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形。"如果只有一种意见,就无所谓决策。而且智囊团是以独立的科学研究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能出多少真知灼见才是评价他们工作优劣的根本指标。智囊团如果没有独到的见解,不敢直言,那绝不是一个好的智囊团。智囊团的意见,无论领导者采纳不采纳,对于决策都是有重大意义的。如果智囊团的意见和方案有1/3被采纳,就是一个有用的智囊团;如果有50%以上的意见被采纳,那就是高明的智囊团;如果100%的意见都被采纳,那么不是智囊团"越位",就是领导者低能;如果智囊团的意见100%都不被采纳,那这样的参谋班子就是多余的了。
因此,作为领导者,为了避免决策失误,就应当允许智囊团同自己唱"对台戏",通过反复比较,全面判断,方有可能获得最佳方案。
(4)不为智囊团所左右,不忘记自己的领导者职责。专家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也是良莠不齐的,未必都能秉公直言。即使是敢于直言的,他们的意见也不可能全都正确。领导者是决策的主体,处于主导地位,方案有多种,主意还得自己拿。如果自己毫无主见,完全依赖专家,甚至把拍板定案都推给了智囊团,领导者就是徒有其名,就是失职。
智囊专家的思维特点,一般是从理想的条件出发,严格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探求和拟订理想的优化方案。这在科学决策中是完全必要的。但智囊团的作用是帮助领导决策,而不是代替领导决策。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既要善于利用"外脑",在智囊团工作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同时又要有自己的头脑,牢记自己的责任,不为智囊团所左右。
3.不要总反对反对者
2004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前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斯隆时,斯隆坦言通用汽车公司成功的决策理念是:听不到不同意见不决策。
对此,总理深表赞许。他说,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认真倾听各方面的意见,特别要听取不同意见。他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意见对做出正确决策的作用最大,因为批评意见可以使我们头脑更清醒,更加重视那些容易忽视的问题,以利于把方案做得更加周全,避免决策失误。
斯隆的"听不到不同意见不决策"和总理的"特别要听取不同意见",都不约而同地道出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性。即古人所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不但本身可作为奇迹载入史册,其科学民主化的决策过程也可作为典范载入史册。这项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当时争论就很激烈,最后"反对派"意见占了上风,工程没有上马。后来,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了,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了,社会对电的需求量大了,上三峡工程应该是众望所归。
但"反对派"们仍然提出了经济、技术、安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对这些"反对"意见,政府并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组织专家逐一地去调查、核实、评估、论证,使设计和施工工作做得更深更细,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建设,因此,两院院士、三峡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潘家铮每每谈到三峡工程时,总会说:"'反对派'对三峡工程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華励志网 www.zhl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