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借力而行:高效能领导的79个管理智慧 >> 第二部分:

【字体:  】      【发表评论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22节:借下属的力


  

  (3)领导者与同级要多加强沟通,并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工作是一台大机器,员工就好比各个零件,只有各个零件凝聚成一股力量,这台机器才可能正常运转。这也是同事之间应该遵循的一种工作精神或职业操守。其实在现实中不难发现,有的企业因为内部人事斗争,不仅企业本身"伤了元气",在整个社会舆论中也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作为一名领导者,尤其要加强个体和整体的协调统一。因为领导者作为个体,一方面有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就是如何很好地融入集体。所以,无论自己处于什么职位,首先需要与同事多沟通,因为你个人的视野和经验毕竟有限,这样你才能避免"独断独行"的印象。况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这种沟通协调也是必须的。当然,同事之间有摩擦是难免的,即使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的想法,我们也应具有"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及时有效地调解这种关系。有时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是你展现自我的好机会。用成绩说话,能真正令同事刮目相看。即使有人对你有些非议,此时也会"偃旗息鼓"。当然有了成绩,也不应滋生骄傲的情绪,觉得"高人一等"。工作是一种团队合作产品,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你有了物质奖励,不妨拿出一部分和同事们一起分享。

  (4)最后,领导者还要与同级积极配合,互相补力。同级领导之间应当积极主动地配合,齐心协力地工作,以求得最佳的整体效应。所谓积极配合,互相补力,就是既要有合作精神,又要有补力意识。这是对同级领导者"行为"方面的要求,也是处理同事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部门及其领导者,都需要与其他部门和领导者配合。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思想,那种"各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旧有做法,既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也行不通。同级领导者应当正确把握"集体利益"与"个人政绩"之间的关系。惟有处理好了同级领导者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积极配合和互相补力。在积极配合的同时,还应强化补力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补力措施。当同事有困难时,应当热情地帮一把;当同事有问题时,应当尽力地挽救一下;当同事出了差错时,应当主动地弥补一下。而不要视而不见、见而不帮,更不能抱着看"笑话"的态度来"欣赏"同事的困难、问题和差错。因为那种"鼀目寸光"的做法只会害了自己。

  3.借下属的"力"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其实知己不仅仅是上司,有时也可以是同级和下属。领导者对下属充满信任,那么下属就会受到感动和激励,就会自觉维护领导者的威信,全心全意地做好工作。

  与上级领导相比较而言,有的领导者的权力并不算大,于是很多领导就舍不得再向下面分权,其实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而这种情形比较普遍。一个权力大的部门,领导者自顾不暇,每个人都能够轻易分到很大的权力,部门成员往往皆大欢喜,彼此团结合作;而一个权力小的部门,领导者觉得自己的权力已经相当小了,就舍不得给下级分权,这个部门的成员必然会有不满情绪,严重时会影响团结和工作。领导者如果不给下属一定的权力,那么下属会有不满情绪。而且,下属就像在前线战斗一样,没有足够的动力,怎么能够顺利完成战斗任务呢?"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怎么可能呢?

  领导者具有人权、财权和人事权的绝对优势,如果领导者越权直接给下属员工布置工作、给予奖励,就自然而然地把中层领导架空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领导者和中层领导的关系处理得不好,就指挥不动中层了。

  作为领导者的助手,下属是执行者。领导者拥有得力的执行者,便如虎添翼,工作等于干好了一半。而这一切,也恰好是领导者借力而行:高效能领导的79个管理智慧的源泉。那么,领导者如何充分发挥执行者的助手和参谋作用呢? 中華励志网 www.zhlzw.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