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借力而行:高效能领导的79个管理智慧 >> 第一部分:

【字体:  】      【发表评论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第3节:“光杆司令”干不成事


  

  在逆境中,要能与部下同心协力。任何组织都有运转不良的时候,这时,一个出色的领导应做一个好的舵手,看准方向,动员下属共同努力,共同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千万不可自己端着架子,指使别人。在面临危难时,人人都有责任尽心尽力,否则,旗倒船翻,没有人可以独自保全。

  在时来运转后,则不可忘了难兄难弟。如果春风得意,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这样的领导会为人所不齿。江西某地一个体民营建筑公司的老板十年前靠朋友、同学帮忙白手起家成立了一个工程队,那时他还能与工友们称兄道弟,几年后当他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后便开始摆起老板的架子,而工友们不仅在各项待遇上(工资、福利、升迁等)没有丝毫变化,就连顺路搭他的车回家都不行。不久,同他一齐创业的工友们便纷纷弃他而去,在临走前还有人给他放了一把火,致使他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

  谁愿意自己拼命保全的领导竟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呢?如果领导的魅力丧失殆尽,并且背上不义气的骂名,就没有人会为他效力,"光杆司令"是干不成事的。

  一个组织的发展壮大依靠领导与下属的共同努力,同舟共济,而患难之中形成的上下级关系才是最牢固的关系。身为领导,一定要做到与部下同甘共苦,安不忘危,实现部下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更好地借助大家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2.你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人尚能认识这些道理,何况社会发展到今天呢!

  翻开《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上面赫然记载着唐太宗评价隋文帝的一段言论,可谓经典之至:"此人秉性极为精细,可是头脑并不明智。头脑昏暗则思考问题就阴塞不通,过分的精细就对事情多有怀疑。所以他会以为天下人都不可信,凡事都亲自决断,既劳心费力,又没有把事情办得全都合理。大臣们既然知道了皇上的心意,也就不再敢直言不讳,天下这样广大,事务如此繁多,怎么能由一个人独自决断呢?"可见,在那时候唐太宗就已经深深体会到,要成就一番大业,光靠自己孤军奋战是行不通的,还必须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

  遗憾的是在纵观历史的时候,我们还是发现如隋文帝一样"费力不讨好"的人大有人在,比如,那个高明的秦始皇就曾经用衡器称量过奏章,魏明帝也曾经亲自检查下发的文书等等。而唐太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但能够认识前人的谬误,并且能够在他们的基础上,采取"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用人治国之道。他认为国家如同一部机器,各个职能部门中的官员是这架机器上的各个部件。只有各级官员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国家机器才能够运转良好。因此我们说,有了唐太宗的英明,贞观之治便不可避免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璀璨光彩。

  其实,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的兴衰,莫不都是如此。善借助别人力量的领导,影响力大,人气旺盛,事业成就也大;反之,凡事都不放心,凡人都不放心,最后必然成为孤家寡人,难成大事。在我们周围,的确也有一些单位和部门不管什么大事小情都必经"一把手"亲历亲为。"一把手"对事必躬亲也习以为常,把"负全责"单纯地理解成"全负责"。这种大包大揽、越俎代庖的结果必然导致:一是"一把手"由于疲于繁杂的琐碎事务而影响重大事件的决策;二是会使下属由于"一把手"的过分干涉而生不被信任的心理,主观能动作用难以发挥;三是会使"一把手"本人在失去民主监督的情况下,成了"一霸手",失误和腐败在所难免。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由此可见,作为领导者只有充分借助各种人才的智慧和力量,使他们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建设好。当然,这里绝对不是说"一把手"不必朝夕忧心劳苦,就可以图清闲﹑求安逸和不干活。而是想让"一把手"们能够真正领悟"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的道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多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比起只相信自己,只靠自己劳神苦思的孤家寡人策略要高明得多得多。 中華励志网 www.zhlzw.com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