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状元制造法则:清华状元家长大讲堂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30节:Part3(2)


  记者:在生活中,您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的?

  父亲:很简单,就是给孩子的爱有个限度,把足够的空间留出来让他发挥,给他一个自然生长的环境。打个比方,我们对孩子的成绩一直没有什么要求,任他自由发展。感受童年的乐趣,让他的智力、情商、身体素质等一起健康发展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有了这样自然的生长环境,孩子的独立能力就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独立需要空间———

  让出一点空间,让孩子独立去发展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适的成长环境,但无法隔断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因此,聪明的父母应当及早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斯宾塞

  让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独立支撑自己事业的天空,相信是每一个家长的希望吧。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却是好成绩高分数。很少有家长会把他当成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大人看待,而是觉得孩子成绩好,一切就完事大吉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很多从高校走出来的大学生,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时,往往表现得不是那么出色。有的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仍然无法独立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一句话,就是这些孩子缺乏独立做事的能力。

  清华大学是国际一流的学府,许多年来,国人都以清华为荣,对清华的学子充满敬慕之情,总觉得他们都有超出常人的聪明,有着超出常人的家教。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听听这些学子发自肺腑之言吧。

  过去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今天我们要说“独立的孩子早成材”。在农村长大的清华高考状元谭金权,在提到母亲对自己独立能力的影响时写道:

  我妈妈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我深爱着我的妈妈。

  听妈妈讲,小时候她家里穷,兄弟姐妹多,没有读多少书,高小毕业,能够书写自己的名字,这在当时当地已经是高学历了。妈妈小时候是个放牛娃,为集体公社放牛,当时放牛娃都是赤脚的,特别是高山的冬天,路面上起了“流光凌”,“流光凌”是我们那儿的方言,很形象,泛着光的冰,一个冬天都不会融化。我没有赤脚在“流光凌”上走过,所以我不知道妈妈当时的感受,我只是听妈妈回忆童年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几个字就是“好冷好冷”,当时我就发誓要给妈妈买最最暖和的鞋。

  小时候我们家家境也并不是很好,妈妈对我们要求也非常严格,从小都学会干各种农活,有时候我们不听话,也会被妈妈鞭打一顿,这在农村是最为常见的事情。在那种环境下,我锻炼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起早贪黑帮家里做事情。妈妈对我的学习倒不怎么特别关心,不像现在的许多母亲。可是只要我取得一点点的成绩,妈妈就非常欣慰,会好好地夸奖我一番,给我煮个鸡蛋来奖励。在我成长的路上,基本上没有父母亲的压力,他们非常容易满足,所以我是自由的。后来上了大学,读了许多书,才明白妈妈那种朴素的教育方法其实是最好不过的,正如《种树郭橐驼传》中那位高明的郭橐驼一样的,道法自然。

  自从我上中学以后,我就开始了住校生活,通常只有假期才能回家。上大学以后,在家的时间就更少了。现在每次电话联系,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欣喜,除了嘱托我保重身体外别的什么要求也不提。

  在这里,我由衷地对母亲说一声:妈妈,谢谢您!

  这就是谭金权眼里的母爱,是那么自然而随意,这爱爱得有分寸,爱得实在,爱得淳朴,也是这种随意自然的母爱,如同一抹淡笔泻意的山水彩画,让人看后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愉悦心境。这样的母爱,给谭金权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励了谭金权的独立性。难怪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在家庭中,与母爱比起来,父爱往往显得很严厉。但是,在谭金权看来,父亲的爱同样是自然的,和父亲在一起时,谭金权的感觉是这样的:

  父亲是一个很容易交流的父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