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学,譬如牛羊。
朱文公曰:"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
朱文公曰:"家若贫,不可因贫而废学。家若富,不可恃富而怠学。贫若勤学,可以立身。富而勤学,名乃光荣。惟见学者显达,不见学者无成。学者乃身之宝,学者乃世之珍。是故学者乃为君子,不学则为小人。后之学者,各宜勉之!"
徽宗皇帝劝学:"学也好,不学也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如禾如稻兮,国之精粮,世之大宝。如蒿如草兮,耕者憎嫌,锄者烦恼,他日面墙,悔之已老。"
《直言诀》曰;"造烛求明,读书求理。明以照暗室,理以照人心。"
刘通曰:"蚕质合丝,待缫方出。人情怀知,须学乃成。"
《礼记》曰:"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
书是随身之宝,才是国家之珍。
《论语》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到老,不会到老。
《论语》曰:"好仁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荡;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诸葛武侯诫子弟曰:"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悲叹穷庐,将复何及也?"
先儒曰:"儿曹当以读书通世务,不可以世务分读。"
先儒曰:"让古人便是无志,不让今人便是无量。"
二眉曙青朱先生曰:"道非谈虚,释非参禅,儒非文章。若谓有禅可参,是诬释迦;有虚可谈,是诬老子。夫子忠恕一贯,颜子斋坐忘,孟子知言养气,若谓是文章本头功名种子,虽能眼到口诵,不识心会方行,是诬孔颜孟氏矣。"
卫由曰:"宽惠博爱,敬身之基。勤学者,立身之本。"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陶渊明诗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译文:
第八章 劝学篇 共二十三条
孔子说:"学问广博而志向诚笃,好问爱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礼记》上说:"学问广博记性强,又能谦让敦厚善良,努力践行而不懈怠,这就叫做君子。"
孔子说:"聪敏又好学,不以向不及自己的人求教为耻。"
《性理书》说:"从事学问的顺序:广泛学习,认真发问,审慎思考,清楚辨别,坚定实践。"
庄子说:"人不学习,就像登天没有阶梯一样。学习而因此智识深远,如同腾驾祥云去观睹青天,又像登上高山去眺望四海。"
不登峻岭,不知道天实在高。不亲临深渊,哪里知道地实在厚。人不学习圣人之道,哪里能称作贤能?
《礼记》说:"玉石不雕琢就成不了玉器,人不学习就不懂得道德。"
姜太公说:"人一生不学习,就会昏昧不明如同夜行。"
韩愈说:"人不通晓古今,就像牛马穿上了人的衣裳。"
人不懂学习,如同牛羊一般。
朱熹说:"不要认为今天不学习还会有明天,不要认为今年不学习还会有来年。岁月流逝了,时光不为我延续。呜呼!人一下子就老了,这是谁的罪过呢?"
朱熹说:"家庭如果贫困,不能因穷而放弃学习。家庭如果富裕,不能仰仗富贵而停止学习。贫穷而若能勤奋学习,就可以在世上安身。富裕而能勤奋学习,名声才会显耀。只看见学习的人声名显达,没看见学习的人一事无成。学习是随身之宝,学习之人是世间的珍宝。因此学习的人才会成为君子,不学习的就会成为小人。后代的学习之人,请各自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