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明心宝鉴(古籍修身励志经典今译本)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25节:戒性篇(2)


  凡事留人情,后来好相见。

  或问晦庵(即朱熹。)曰:"如何是命?"先生曰:"性是也。凡性格不通不近人情者,薄命之士也。"

  先儒曰:"为人所不能为,方称奇男子。忍人所不能忍,乃是大丈夫。"

  柔弱护身之本,刚强惹祸之由。

  译文:

  第七章 戒性篇 共十五条

  《景行录》上说:"人的性情如水。水一旦倾倒就无法收回,性情一旦放纵就无法回复。控制水的人,必定运用堤防;控制性情的人,必定依靠礼法。"

  忍住一时的气忿,可以免除百日的担忧。

  该忍就忍,须戒则戒。不忍不戒,小事酿成大事。

  一切各种烦恼,都是从不肯忍生发的。面对关键时刻和处境,妙在有先见之明。佛经中叫"无诤",儒家经书上叫贵在无争。多好的一条快活路,世上却少有人去走。

  忍耐是内心之宝,不肯忍是身体的祸殃。舌头虽柔软却长存于口,牙齿折断只因其刚硬。思量这个"忍"字,多好的一个快活方法。片刻不能忍,烦恼就会像日月一样长。

  愚昧不明容易生出嗔怒,都是因为事理不通。不要添加内心火,权且当作耳边风。长短家家都有,冷热处处相同。是非没有真实的表现,归根结底终归都是空的。

  子张将要离去,向孔子告辞:"希望赠我一句话作为修身的美德。"孔子回答:"各种行为的根本,忍是上策。"子张问:"什么叫忍呢?"孔子回答:"天子能忍国家就不会有祸害,诸侯能忍就能成就大业,官吏能忍就能晋升职位,兄弟能忍家庭就能富裕起来,夫妇能忍就能携手共度终生,朋友能忍交情就不会废止,自身能忍就不会有祸患。"子张问:"不能忍的话会怎样?"孔子回答:"天子不能忍会丧失自己的国土,诸侯不能忍会丧亡自己的身体,官吏不能忍会遭到刑罚的诛杀,兄弟不能忍就会分家住,夫妻不能忍就会让子女成孤儿,朋友不能忍情意就会疏远,自身不能忍后患就无法根除。"子张感叹道:"好极了!好极了!忍太难太难了!不是人不能忍,不能忍就不是人。"

  能忍就能长在。

  《景行录》上说:"委屈自己的人能与众善处,争强好胜的人必会遭遇强敌。"

  张敬夫说:"小的勇敢,是出于血气的愤怒。大的勇敢,是出于礼义的愤怒。血气的愤怒不可有,礼义的愤怒不可无。了解这一点,就可以发现性情的正道并且认识到天理与人欲的区别。"

  恶人骂好人,好人总不回应。好人如果还回骂,彼此都缺乏智慧。不去回应心境自然清静,骂的人嘴都热得起泡。正像一个人朝天吐痰,最终还是落到自己身上。我若被人骂,就佯装耳聋不去分辩。就像火烧空物,不去救火自然就会熄灭。嗔怒之火也像这样,有东西被它烧着了,我的心境等同于虚空,听凭你翻弄唇舌。

  老子说:"上等士人与世无争,下等士人争强好胜。"

  凡事都须留个人情,以后才好再相见。

  有人问朱熹:"什么是命呢?"先生回答:"性情就是。凡是性格不开通不近人情的人,都是薄命之人。"

  前辈儒士说:"能做别人做不到的,才称得上奇男子。能忍他人所不能忍的,才是大丈夫。"

  柔弱是护身之本,刚强是惹祸的根。

  劝学篇 第九 凡二十三条

  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礼记》曰:"博学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性理书》云:"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庄子曰:"人之不学,若登天而无阶。学而智远,若披祥云而睹青天,如登高山而望四海。"

  不登峻岭,不知天高。不履深渊,岂知地厚?人不游于圣道,焉可谓贤?

  《礼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太公曰:"人生不学,冥冥如夜行。"

  韩文公(即韩愈,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曰:"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