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励志书籍 >> 明心宝鉴(古籍修身励志经典今译本) >> 正文

【字体: 】      【发表评论


第24节:戒性篇(1)


  孔子游览周地进入后稷的祀庙,闭口不言,而在其背面刻下铭文说:"这是古代言语谨慎的人。一定要警惕啊!不要多说,说多了必多过失。不要多事,多事祸患就会多。健康快乐时务必谨慎,行为上就没有可后悔的。不要认为这有何伤害,它的祸害将会很长。不要认为这有什么害处,它的遗害将会扩大。不要认为不会被听见,灾祸将蔓延到人身上。火焰燃烧不灭,终将炽热得很。涓涓细流不去堵塞,终将汇成江河。细线密密麻麻绵延不断,或许就能编织成罗网。刚发出的小萌芽不折去,就会长成需用斧头才能斫下的枝柯。果真能慎重对待,这便是福的根柢。不要认为这有什么伤害,这是灾祸的入口。所以,爱逞强挑大头的人不能正常死去,争强好胜之人必会遇上劲敌。君子知道天下万事不能抢占上风因此而甘拜下风,知道众人不能抢在其前头所以宁愿落在后头。温和恭敬,谨慎守德,让人钦慕。江海虽然地位高,却比许多河流都长,那是因为它置身低下之处。上天没有亲疏之别,只是要能甘居人下。一定要警惕啊!"

  没事找事,事情就会冒出来,一切能省之事皆求省事,事情就会化了。

  柔弱是护身之本,刚强是惹祸的根。

  《宣康府家训》说:"权势名利少的时候,不要去结交道士僧人。钱财富有之时,应当扶危济困。"

  前辈儒士说:"很小的怨恨都要埋在心里,这是小人的心眼小。别人招待的一顿饭也不敢忘记,这是君子的道德厚。"

  朱曙青先生说:"名义上叫仙、佛、圣人、贤者,无非都是好人。可见世间万事都易,惟独好人难得。如果你一心追求天理,不胡作非为,念佛诵经也可以,打坐参禅也可以,不必非得成仙成佛。如果内心叵测不做正人君子,诵经念佛参禅打坐,一切都是徒劳。这就叫救人生命,助人危急,体恤他人的过错,扶危济困,遴选他人的才干,提拔他人的才能,推举提携他人的子弟,称赞他人的品德义举,体谅他人的心情行止,珍惜他人的财物,抚育他人的孤寡亲属,保全他人的财产,成全他人的婚嫁,这才是人世间有胸怀的人物。"

  戒性篇 第八 凡十五条

  《景行录》云:"人性如水。水一倾则不可复,性一纵则不可反。制水者必以堤防,制性者必以礼法。"

  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

  得忍且忍,得戒且戒。不忍不戒,小事成大。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临机与对镜,妙在先见明。佛语在无诤,儒书贵无争。好条快活路,世上少人行。

  忍是心之宝,不忍身之殃。舌柔常在口,齿折只为刚。思量这忍字,好个快活方。片时不能忍,烦恼日月长。

  愚浊生嗔怒,皆因理不通。休添心上焰,只作耳边风。长短家家有,炎凉处处同。是非无实相,究竟终成空。

  子张欲行,辞于夫子:"愿赐一言为修身之美。"夫子曰:"百行之本,忍之为上。"子张曰:"何为忍之?"夫子曰:"天子忍之国无害,诸侯忍之成其大,官吏忍之进其位,兄弟忍之家豪富,夫妇忍之终其世,朋友忍之名不废,自身忍之无祸患。"子张曰:"不忍何如?"夫子曰:"天子不忍失其国校正本及重刊本作"国空虚"。,诸侯不忍丧其躯,官吏不忍刑罚诛,兄弟不忍各分居,夫妻不忍令子孤,朋友不忍情意疏,自身不忍患不除。"子张曰:"善哉!善哉!难忍难忍!非人不忍,不忍非人。"

  忍耐在。

  《景行录》云:"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

  张敬夫曰:"小勇者,血气之怒也。大勇者,礼义之怒也。血气之怒不可有,礼义之怒不可无。(此句重刊本作"小大之殊,不可不知。")知此,则可以见性情之正而识天理人欲之分矣。"

  恶人骂善人,善人总不对。善人若还骂,彼此无智慧。不对心清凉,骂者口热沸。正如人唾天,还从己身坠。我若被人骂,佯聋不分说。譬如火烧空,不救自然灭。嗔火亦如是,有物遭他,我心等虚空,听你翻唇舌。

  老子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