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33页
中国铁路权威的足迹(1)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在中国铁路建设事业中,自然形成了无人与之可比的权威地位。他的名字和业绩不仅在国内被传颂,而且也被国外工程技术界所瞩目。1909年,詹天佑被选为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英国皇家工商技艺学会会员,英国北方科学与文艺学会会员。这在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来说,也许仅仅是一般的荣誉和学术标志,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在科学技术极端落后的清朝末年,在资本主义列强歧视中国人的那个时代,是罕见的特例,是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光荣和骄傲。而这一切,对一个思想平庸的人来说,足以一辈子津津乐道和躺下来享受荣华富贵了,然而詹天佑是一位超群拔俗的优秀人物,他的非凡之处正在于他的一热一冷:对祖国无限热爱,对事业无比热诚,而对个人的名利淡泊乃至冷漠。他只晓得奋不顾身地工作,唯有困难和挑战才能调动出他的全部激情和潜力。京张铁路完成后,在祖国的大地上,又留下了这位铁路权威许许多多而又匆匆忙忙的足迹。京张铁路穿过了高山峻岭,跨越了宽阔的河流,不仅工期缩短了,而且节约了预算经费,这就证明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己修筑铁路。因此,各省自筑铁路的要求纷纷出台,詹天佑应邀任职,同时兼任了以下的职务: 张绥铁路总工程司;洛潼铁路工程顾问;川汉铁路总工程司兼会办; 粤汉铁路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司。 因此,詹天佑奔波于直隶、山西、河南、陕西、四川、广东等地,穿梭往来,风餐露宿,El理万机,片刻无暇。 张绥铁路,从张家口至绥远(今呼和浩特市)全长600余公里。修筑此路,可将大同丰富的煤矿运出,而绥远又是通往富饶的河套地区的必经之地。富有远见的詹天佑在京张铁路尚未通车的l908年秋,已派工程司俞人凤率队勘测张绥线,对张家口至绥远之间,有北路、中路、南路可供选择,需经过实地勘察进行优选。京张铁路通车后,詹天佑亲赴现场,对张家口至天镇一线进行勘测,发现原选路线坡度大,山多河多,不易施工,又派张绥铁路副总工程司陈西林另行勘测,提出了新的方案,经詹天佑复勘后定案,开始逐段修筑。1911年詹天佑到广州任职,由邝孙谋任张绥铁路总工程司。 张绥铁路较长,加之数度发生资金困难,直到詹天佑逝世两年后的l921年才通车。其间因段祺瑞亲Et,日本帝国主义染指,由东亚兴业株式会社出借300万日元,使这条本来完全由中国修筑的铁路,留下了日本侵略者. 洛潼铁路是从河南洛阳至陕西潼关一线。这条铁路从1903年酝酿修筑到l932年通车,其间因比利时插手,辛亥革命爆发,军阀混战,欧战影响等原因,断断续续,修修停停,耗时近30年。詹天佑作为工程顾问,他的主要贡献是勘定路线,纠正了英籍工程师李吉士选线的缺点,减少工程阻力,节省资金,切实可行。 商办川汉铁路酝酿很久,纷争极多,内忧外患,一团乱麻,虽然已动工修筑,但只修了17.3公里便告夭折。铁路没有修成,了解这段历史却十分必要。詹同济先生为纪念四川保路运动80周年和詹天佑诞生l30周年,曾编纂了《商办川I汉铁路大事记》,这对于了解中国近代铁路史和詹天佑的历史都是宝贵的历史资料。 川汉铁路一部分在湖北境内,一部分在四川境内,据胡朝栋、陆耀庭等人勘测,全线l 355公里,预算经费为72577Y两银元。 四川素有“天府”之誉,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早为各国侵略者所垂涎。四川地处内陆,距沿海较远,要进行盘剥掠夺和倾销商品必须依靠铁路运输。早在19世纪末法国和英国就相继提出在四川筑路,英军上尉白若定率领一伙人潜入四川进行勘测,遭到了四川人民的反对。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向朝廷提出成立“四川铁路公司”时,美国人也照会清朝政府,由他们出资修筑四川的铁路。出现了英、德、美三国列强争相取得筑路权的局面。1904年,爪的印记。 洛潼铁路是从河南洛阳至陕西潼关一线。这条铁路从1903年酝酿修筑到l932年通车,其间因比利时插手,辛亥革命爆发,军阀混战,欧战影响等原因,断断续续,修修停停,耗时近30年。詹天佑作为工程顾问,他的主要贡献是勘定路线,纠正了英籍工程师李吉士选线的缺点,减少工程阻力,节省资金,切实可行。 商办川汉铁路酝酿很久,纷争极多,内忧外患,一团乱麻,虽然已动工修筑,但只修了i7.3公里便告夭折。铁路没有修成,了解这段历史却十分必要。詹同济先生为纪念四Jll保路运动80周年和詹天佑诞生l30周年,曾编纂了《商办川汉铁路大事记》,这对于了解中国近代铁路史和詹天佑的历史都是宝贵的历史资料。 川汉铁路一部分在湖北境内,一部分在四川境内,据 .胡朝栋、陆耀庭等人勘测,全线l355公里,预算经费为 7257万两银元。 四川素有“天府”之誉,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早为各国侵略者所垂涎。四川地处内陆,距沿海较远,要进行盘剥掠夺和倾销商品必须依靠铁路运输。早在19世纪末法国和英国就相继提出在四川筑路,英军上尉白若定率领一伙人潜入四川进行勘测,遭到了四川人民的反对。l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向朝廷提出成立“四川铁路公司”时,美国人也照会清朝政府,由他们出资修筑四川的铁路。出现了英、德、美三国列强争相取得筑路权的局面。1904年,在日本留学的四川热血男儿于ll月27 E1,共同发出《敬告全蜀父老书》,其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