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33页
中国铁路建设的丰碑(1) 詹天佑的名字与京张铁路密切相关。因为有了詹天佑的献身精神和卓越才能,才有京张铁路的诞生;因为京张铁路的诞生,詹天佑的名字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而且享誉海外,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品格完全有资格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落后了,但我们完全能够赶上去!京张铁路已经诞生九十多年了,它在物质方面的贡献不言自明,而修筑这条铁路时所体现出来的爱国的信念、科学的态度和无畏的气魄将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今后漫长无尽的历史途程中,具备这种精神就会所向披靡,无往不胜。我们怀念詹天佑,学习詹天佑的全部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就在于此。 清朝末年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是无以复加的。1867年,作为湖广总督的李鸿章反对修铁路时说筑路“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这几句话反映了这位当权者愚昧到了何等程度!但是,科学技术的力骨县不可精幅的.查!道音从亘而不帚到;豕非耳窑.詹来也赞成修铁路了。从北京到天津,过唐山,经山海关至关外的铁路通车后,经济效益很好,盈利之多出乎预料。据有关资料统计,l904年纯收入达八百余万元,这对捉襟见肘、国库空虚的清政府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因此,不再害怕筑路“碍风水”了。 张家口位于直隶的西北部,明代曾修筑张家口堡,清代设张家口厅,此城不仅是一个军事重镇,也是交通要冲,是汉蒙各族人民物资交流集散的地方。因此,修筑京张铁路势在必行。 欲修京张铁路,最初有商人李明和、李春、张锡玉等人先后要求集股修筑,均被清政府否决。当时任直隶总督兼关内外铁路督办大臣的袁世凯,主张调拨关内外铁路的盈利修筑京张铁路。此议一出,引来了英、俄两国的争夺。首先是英国人捣乱。因为修筑关内外铁路时中国借了英国的钱,如用此路的盈利修筑京张铁路,他们要求由英国人担任总工程司。俄国人闻知此事后,借口清政府曾允诺,修长城以外的铁路要借俄国的钱,用俄国人当总工程司。英、俄两国同时伸出了攫取筑路权的黑手,而清政府答应一方,必然得罪另一方,只好硬着头皮决定,由中国自己出资,自己勘测、修筑和管理,借以摆脱英、俄两国的纠缠。这个空前艰巨的任务,无可选择地落到了詹天佑的双肩上,詹天佑出于爱国热忱和敬业精神,同样无可选择地接受了这个任务。一年后,l906年10月24日詹天佑在写给诺索布夫人的信中说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求,他说—— 是啊!我很幸运能得到当前的职务。中国正在觉醒,已感到需要铁路。几乎在中国各地,现在都需要中国工程师,用本国的资金,修筑中国自己的铁路。我好像成了中国为首的工程师,所有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在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了,那就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而且是所有的中国工程师和中国人的不幸,因若如此,中国工程师将失掉大众的信任。 在我任此职务以前,甚至于就任以后,许多外国人公然宣称,中国工程师不可能担任如此艰巨的铁路工程;既需要开凿坚硬的岩石,又需修筑极长的山洞。我不顾一切,坚持进行工作,首段工程终于完成。我随信附上一份剪报,供你了解…… 这时詹天佑的职务是“选用道员”,并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司、会办。上述信件说明,詹天佑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中国的荣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它和在洋人面前争气联系在一起,把民众的信任看得高于一切,所以他“不顾一切”地投身于京张铁路的修筑工程。 筑路的第一阶段是勘测地形。 此时的詹天佑虽然只有44岁,但已有了l7年筑路的经验,并曾以平均每4天推进1公里的速度修筑新易尤其是地处延庆的军都山(又称南口山,其主峰为世界闻名的八达岭,明朝修筑的居庸关亦在此处)横亘在北京西北部,威严地拦着去路。笔者曾于1996年11月8日由北京市区驱车七十余公里,专程到坐落在八达岭特区的“詹天佑纪念馆’’瞻仰,当年开凿的隧道从纪念馆馆址的下面穿过。这里所见,除世人瞩目的长城外,便是崇山峻岭,干沟万壑,可谓“行路难,难于上青天”。90年前在这里勘测和修筑铁路,有不可思议之感。詹天佑在1906年5月29日曾致函美国友人布雷肯里奇,要求他从芝加哥代购两种规格的钢卷尺8盘,当时中国技术手段的落后,由此可见一斑。 1905年5月10日,詹天佑以压倒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精神率队从丰台起步进行勘测。感谢詹同济先生将其祖父的英文日记译成了汉文,使后人能够了解到当年那名为勘测队,实为探险队的日日夜夜,下面摘录一些日记的片断—— 1905年5月10日、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初七 由丰台开始,重新勘测通往万寿山方向的路线……已经打桩,路线离御河约不超过3000英尺,需用跨度为l00英尺的桥梁一座跨越此河。但是,采用何种形式的桥梁最适合于跨过御河,却是一个问题。因为御船高出水面至少20英尺,另据当时居民传说,御船有三层楼高,顶上还有许多旗帜。沿着到彰仪门的路线,大多数坟墓已经迁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