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33页
社会腐败造成的蹉跎岁月(2) 1865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1866年德国在上海开办第一家工厂——科发药房。1867年6月美国军舰侵犯台湾。 1868年7月清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续增条约》。8月英国传教士戴德生强行租屋开设教堂,引起民愤,发生“杨州教案”,英军舰在南京进行恫吓,曾国藩让步。 1869年4月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9月24日英、俄、德、美、法五国在北京订立《上海公共租界土地章程》《法租界市政组织法》。 1870年6月发生“天津教案”,清政府屈膝忍让,杀害爱国民众20人,充军25人,赔款497285两白银重建教堂。 1871年7月沙俄强占新疆绥定,并宣布永远占领伊犁等地。 1872年7月沙俄要求开放乌鲁木齐、哈密等六城为商埠。 1873年9月四川黔江发生教案,清政府杀民众4人,赔款4万两白银。 1874年4月日本成立台湾事务局,做侵占台湾的军事准备。6月2日日军进攻台湾。 1875年沙俄第四次武装航行黑龙江、在中、上游建 立20个哥萨克“村屯”。 1876年9月中英签订《烟台条约》,觊觎我国西藏,并开始进行渗透。 1877年1月沙俄特使与阿古柏非法签订《俄阿边界条约》。 1878年6月清政府派员赴俄,交涉归还伊犁问题。1879年3月日本侵占琉球,设冲绳县。同年,中国轮船试航旧金山,被美国海关无理扣留,并罚以重金。1880年英法德公使干涉中国内政,要求宽免崇厚擅自与沙俄签约的罪行,清政府让步。 任何一个有良知、有血性的中国人,面对祖国如此悲惨的命运,面对更加险恶的前途,都会为祖国的强大而竭尽全力,奉献忠诚,发挥才智,而腐败透顶的清政府最关心的是镇压太平天国以及此伏彼起的反抗活动,苟且偷生,苟延残喘。从增强国力,引进科学技术的角度上看,留美归国的学子应视为国宝,但清政府却在极不放心的审查之后,将詹天佑等16人分配到福州马尾舰政学堂学习驾驶轮船。 詹天佑的这段历史,其说不一。 凌鸿勋编著的《詹天佑先生年谱》中说,詹天佑先是在“福州船政局”随英籍教官泰勒学习驾驶轮船,次年毕业,名列第一,并得了“五品顶戴”,年底被派往“扬武舰,,上服务,至1884年詹天佑参加了一次与法国人的战争,原文如下—— 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先生24岁,先生在马尾杨武舰服务,兼在水师学堂任教。 同治初年法国图越南甚亟,屡迫越南割地。光绪五年(1879年)越南遣使赴清廷乞援,法将孤拔旱舰队再攻越南,逼签《顺化条约》,以越南为法国保护国。我国以越南久为我藩属,对法国迫签条约不予承认,于是向法国绝交宣战。是年五月法国舰队进犯闽海,七月法将孤拔率舰五艘袭马尾炮台及船厂,我军不及准备,海军几全毁。先生时在扬武舰,与留美回国同学黄季良、吴其藻等专司燃炮,还攻敌船。嗣扬武舰被孤拔坐舰轰击着火,先生仍继续发炮。继而火势益烈,管带官下令学生速离船,先生方跃。其实先生最镇定,有胆勇,船临危时尚救活多人。作者在“注"中谈这段记载,来自上海《晋源西字报》 一八八四年七月初五所载福州消息,见中央研究院所藏越南档。 1957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詹天佑和中国铁路》一书中说,上海英商所办的《字林西报》,做了如下报道—— 这次中法的海战,约经五小时三刻钟。西方A.-i-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学生五人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动人。他临大敌而毫不畏惧,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上,还能镇定如常,鼓其余勇,由水中救起多人…… 上述两处内容,一份出自台湾,一份出自大陆,都注明了引文来源,但是否属实,颇有争议。《詹天佑先生年谱》出版后,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于l961年在《新时代》杂志发表书评,对詹天佑参加中法海战一事提出异议,《詹天佑先生年谱》作者虽做了公开答辩,但结尾说:以上中西各记载以主观与客观不同,遂有互异的说法。九十年后之今日,事更模糊。甚盼历史学家与海军前辈于此加以考订,俾资证实”。l976年8月高宗鲁在《有关詹天佑的史料》中也专门谈到这件事,同样提出异议,其主要论据是: 1.詹天佑的女婿王金职在《詹天佑传记》中说:“不久中法开战,法国舰队攻击船厂造成混乱,两广总督调詹氏去广东修筑工事”,对詹天佑是否参战,语焉不详。2·容尚谦(容闳的侄子)是詹天佑的留美同学,曾参加了那次中法海战,他在回忆文章中说:“六个参加该战役留美幼童。四个因热爱国家,忠于职守而付出最高代价”(即牺牲于海战中)。这六个人是薛佑福、相兆南、黄季良、邝永钟、吴其藻、容尚谦,其中没有詹天佑。容尚谦述说:“一八八四年,中法战争爆发之际,他(指詹天佑)已调往广东黄埔水师学堂任教矣!”此外,《詹天佑先生年谱》的“注”中以公历记年,以农历记日月,“一八八四年七月初五”应为1884年8月24日,即海战发生的第二天,在当时的信息条件下,上海的这家《晋源西字报》,恐难做出准确的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