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 33页
幼童留学生中的佼佼者(5) 就在全美排华最烈之时,也正是胡适之先生这一辈“庚款留学生’’大批来美之时,而这批少爷小-姐171留学期间,对上层白种美国人,真是桃花潭水,一往情深,而对在此邦受苦受难的最下层黄皮肤的自己同胞,却从未听过他们说过一句话,或写过一个字,也真是咄咄怪事!吾人今El回头检讨近百年来我国留美教育史,对这一点,真不能不有所警惕! 深知美国社会底细的唐德刚先生在另一本书——《胡适杂忆》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他(指胡适)不了解他终身颂之的“现代西方文明”里的生活方式,是以契约、合同、利害、力量、斗争等深入人心的概念为基础的。所谓民主,所谓容忍(这是胡氏晚年政治哲学的精髓)只是力量、斗争、利害均衡以后的契约行为。 唐德刚先生对美国社会的分析,对WASP阶级的友善的透底,具有权威性,这对了解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处境是很有意义的,当然也适用于对詹天佑少年时代在美国求学状况的理解。 1873年詹天佑入康奈狄克州威士哈芬小学读书,寄住在校长诺索布家中。在这段时间里,詹天佑主要是学习英文,熟悉和适应美国的风俗习惯。校长夫人玛莎.诺索布夫人善待少年詹天佑,他的女儿苏菲和儿子威利也与詹天佑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1875年5月詹天佑考入纽哈芬的希尔豪斯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最后以全班第一名,全校第二名的成绩高中毕业。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的科学技术出现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如1876年拜尔发明电话机,1878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l879年又发明了造福人类的电灯。1876年,美国人为纪念建国l00周年,奄费城举办博览会,容闳曾带领中国幼童留学生前往参观,博览会上展示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包括铁路机车的现场表演,这对少年詹天佑对未来求学与职业的选择发生了重大影响。 中学时代,詹天佑进一步接受西方文明的影响,不仅掌握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尤以数学成绩优异,而且参加了“东方人”棒球队,技艺娴熟,令人称道。詹天佑中学毕业时17周岁,与中国国内的同龄人相比较,有鹤鸡之差,这完全是大大优于封建教育制度的先进教育的结果。 在诺索布夫人的鼓励和支持下,l878年7月,詹天佑步容闳之后考入耶鲁大学雪非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铁路专业。 耶鲁大学始建于1701年,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齐名。建校之初,一位名叫伊莱休·耶鲁的英国商人向该校捐赠了价值562英镑l2先令的货物,417本书,英王乔治一世的肖像和纹章。为了纪念此人,该教会学校在1718年迁至纽黑文时,校名改为耶鲁学院。 据说,该校建立时只有一位校长,一位教师,一个学生,一幢校舍。但后来发展很快,耶鲁的毕业生遍及全美,由这些毕业生筹建了普林斯顿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著名院校,因此耶鲁大学有“学院之母”的美誉。1802年至1853年在该校任教的科学家西利曼创建了雪非尔德理工学院,并创办了美国最早的科学研究杂志之一《美国科学与艺术杂志》。该校一直只招收男生,直到l969年才第一次招收女生。 耶鲁大学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其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颇负盛名。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中,已有13人获诺贝尔奖。美国第27任总统塔夫脱,第38任总统福特,第41任总统布什都是耶鲁大学的校友,在其他耶鲁大学毕业的名人中,当然也包括中国的容闳和詹天佑。 据久居美国,对詹天佑生平素有研究的高宗鲁先生介绍,詹天佑就读的1878班有个拉丁文座右铭:Fac etSpera,译为中文是“在实践中求希望”(见1991年1月l8日高宗鲁先生为《詹天佑文选》所写的序文)这句座右铭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志,无疑是正确的,它对詹天佑一生的立身行事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三年的大学生活中,詹天佑十分刻苦地先后学习了德文、英文、解析几何、物理、化学、工程制图、球面三角学、力学、自然地理、植物学、经济学、等角投影绘图学、微分学、测量学、投影几何学、法文、积分学、地形测量学、野外工程学、铁路路线勘测学、路基土方计算、桥梁及房屋结构学、工程材料学、凿岩工程学、地质学、矿冶学、蒸汽机动力工程学、水力学、天文测量学等三十余门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在当时的中国是无论如何也学习不到的东西。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远渡重洋、身居异邦的留学生涯,就是为了掌握这些科学技术知识,使其传入中国,并发展创新,为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服务。或日“西学东渐”,以留学事业为桥梁。 詹天佑没有辜负那个时代的要求,他刻苦攻读,成绩优异、突出,在一、二年级两次获得数学奖,并通过实地调查完成了《码头起重机研究》的毕业论文,成为继容闳之后,又一名耶鲁大学的中国毕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