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77页

教育与艺术(2)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文学育德,借助于情,情深意挚,才能发挥作用。

  有至情,才能有至美。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则不真。不真,则无美可言。

  古往今来的巨著之不朽、之感人,皆因有至情。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魅力,是一种令人在心理上产生美感效应的吸引力。

  艺术的魅力,是艺术作品使观众、听众、读者进入审美境界、产生美感效应的吸引力。

  教育艺术魅力,是教育工作者借助教育艺术的媒体(包括内容与形式),使受教育者进入教与学的审美境界。

  教育只有艺术化之后,才能产生魅力。

  魅力是什么?

  它是吸引力、诱发力、感染力、感动力等征服人心的力的总称。

  教育艺术魅力,是教育美感动力系统所产生的多因一果作用,即诸多因素形成的一种诱人的力度。

  人的魅力,在于心灵;

  心灵之美,在于德行。

  教育艺术在于引发感情,触及心灵,引导人们在真、善、美上产生共鸣,从而萌生一种愉悦之情,进而追求至真、至善、至美,使自身臻于完善。

  教育艺术需要有魅力,但它不是迎合,不是讨好,而是辛勤的劳动,是无私的奉献,是心灵的闪光,是智慧的显现。

  教育艺术的价值,“不在于让人拿到一副好牌,而在于让人打好坏牌”。这里有崎岖,有坎坷,但也有平川、田园、广阔的碧空、无垠的绿野,在上下、四方、六合之内,引发人无尽的情思,通向明天,走向未来,进入一个更新的天地。

  教育应当成为诗的史,史的诗,成为教育的诗篇。

  诗,不可没有真情;

  诗,不可失其真诚。

  修辞立其诚,诚则灵。

  教育的史诗,以诚换心,以真取胜,如一股潜流,奔流于人们心中。坐下来,听进去,入座入耳,入情入理,方能入脑入心。

  “善助人者固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本与源上做文章、求学问。高明的教育工作者,既要追本溯源,还要善于引导犯错误者从迷途走上正路。

  教育艺术要想有魅力,在于:

  只有先使自己受感动的,才能使别人受感动;只有自己亲眼看到的,才能描述得栩栩如生。

  艺术的最大价值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教育艺术的意旨不只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心智上的启迪。要明辨善恶、真伪,并使人倾向于善和真,排斥恶与伪。使一切有生命的人都生活得更高尚、更美好、更善良、更有智慧、更幸福、更有意义。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使受教育者时刻能感到受教育是一种美的享受,如沐浴在春风细雨之中,在心灵上感到一种愉悦、一种满足,从而得到振奋,这种教育才有吸引力。

  “林泉雨毕鱼儿出,圃囿风和燕子来。”

  美是一切艺术的特性和本质。

  教育艺术,也应是美的,教育艺术家应不断地追求美、创造美、展示美,用美来感染人、陶冶人、震撼人、征服人。

  教育是一种艺术,当然也是一种创造—— 塑造。

  塑造美的心灵,是人类意志上的渴望。塑造美的心灵,更需要艺术。

  心灵之美,是最高尚的美。

  塑造美的心灵,是最高尚的事业。

  美,是变幻无常的,人们却要它静止。

  美,是稍纵即逝的,人们却要它永存。

  教育艺术工作者要抓住瞬间的美,塑造人们美好的心灵。使这美的一瞬间在人类的长河中延伸,延伸到明天、到未来,直到永远永远。

  以教者的思维唤起学生的思维;

  以教者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感情;

  以教者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兴趣;

  以教者的审美情感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

  以教者的所爱唤起学生的所爱;

  以教者的所知唤起学生的求知……

  教育艺术的最大价值,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于人类文明的传递。人创造了教育艺术,教育艺术又增进了人的智慧,塑造出美的灵魂。

  有人说:哲学家比医生更能解剖,他们分析但不医治。

  教育艺术家,一要解剖,二要分析,三要医治,四要抚慰。

  教育艺术家教育别人,不是让人回报自己,而是让别人增长智慧,再去启迪他人,施惠于全人类。

  你要关心祖国的未来吗?请你首先关心青年一代;你要关心青年一代吗?请你首先关心青年的教育;你要关心青年的教育吗?请你首先要关心教育的艺术。

  所谓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是在循循善诱中让受教育者找到人生正路,并引导他们自觉地走正路。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美,因此教育艺术家要善于发现美,弘扬美,用美的方式塑造美的心灵,培植美的才华。

  教育,使一个人对未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不理解的事有所理解,从而使那些似乎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

  教育艺术家的作用,不在于无可争辩地解决人们提出的所有问题,而在于通过艺术的强烈感染,促使人们在永无穷尽的艺术形式中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事业。

  一个伟大的雕像之所以壮美,是因为雕塑家削掉了那些不壮美的部分。

  一个教育艺术家,要想培养完美的人,是要帮人们学会削掉那些不完美的部分。

  教育艺术家,是心灵的建筑师。他的价值在于告诉人们:“命运的建筑师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有作为的人,要善于选择自己的“水泥”与“钢材”去建筑命运的大厦。

  教育艺术家,心中有爱的火种,才能燃起美和爱的火焰。

  画家的创作用色彩,音乐家的创作用音符。

  教育艺术家的创作是用灵魂,用眼来传神,用心来叙述。

  一个教育艺术家不仅要善于艺术表达,而且要善于艺术的思考。不仅要会传授古人留传下的知识,而且要学会艺术的再造。

  教育艺术家,为人要正,育人需曲。

  为人,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

  育人,委曲婉转,诚挚耐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育者之于教育对象,应如阳光、空气、雨露……是给予,无私的给予,而非索取。

  一个好的教育艺术家,要放得开,收得拢;要洒脱而不浮滑,灵动但见率直;要含蓄不要太直、太露。

  一个有创造性的教育艺术家,对书本知识是要学习和继承的。但是,不能人云亦云,不能亦步亦趋,要批判地继承才能创新。

  郑板桥说:“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地学习,必然导致食古不化。

  灵感,不是神灵与感应。

  灵感的产生,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教育艺术,特别需要灵感。

  灵感,也是“顿悟”。

  灵感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迸发,而是长期实践与思考孕育的儿女。

  “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

  “灵感无非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