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77页

教育与艺术(1)

  教育艺术家要有慧眼,不仅要看得宽,而且要看得深。

  生活,如同一个万花筒,五光十色,纷沓杂陈,令人目不暇接。

  教育艺术家的超人之处,在于一览大千世界,又明察秋毫之末。

  善于观察的人虽非神人,虽非预言家,但却能从现在观察到未来。

  教育艺术家,和明天最贴近。

  为了明天,为了未来,教育艺术家要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当后人赞扬大树时也许不会记起栽树人,当人们迁入舒适的新居时也许不会想起那些长期住在工棚的建筑工人。

  为了未来,总要有人去栽树,有人去盖房子,有人去充当铺路石子。

  教育艺术家是美的发明家、美的创造者和开拓者。

  教育艺术家,生活着,学习着,进步着。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观月。

  教育艺术家,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的是更上一层楼。

  想象,是教育艺术家的基本功。

  教育,需要形象。

  创造形象,是一种艺术手法。

  教育艺术家要善于想象,善于思考。

  想象与思考相结合,方能长成一颗颗智慧的果实。

  教育艺术家为了突显一个形象,有时,需要采用夸张的手法。

  夸张,是艺术的夸张,不是随意夸大。

  夸张,指对生活的本质特征进行艺术上的强化。

  夸张,允许高于生活,但不能与理相悖,夸张要符合生活的情理逻辑,不能随意编造。

  “高山之巔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荫也。”

  教育,要适度,既不要多阳,也不要多荫。适度也是一种艺术。

  教育艺术如一团火,在人的灵魂深处燃烧、发光、发热。

  把火分为光和热。创造过程是燃烧。决不能只重光,不重热;更不能只重光的照耀,而忘记热的辐射。

  光,抖动着,跳跃着,闪烁着,但不等于火的全部。

  教育艺术,不仅满足人的观赏需求,而且还应给人带来热量。

  教育艺术是抒情、造形、达理的美学。

  情与理不能相悖,形与情亦不能相悖。三者应融合为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理中有形,理更明;

  理中有情,情更深。

  教育艺术把美摆在首位,挖掘美、表现美、提示美。

  柏拉图讲:“美是永恒的。”

  教育艺术如果与美不相容,就需让路给美;

  如果与美相容,它要服从于美。

  没有美,就没有教育艺术。

  一个有成就的教育艺术家,一定是生活中细致入微的观察家,更是人类心灵的观察家,不了解万事万物,不了解人的喜怒哀乐,怎能塑造美的灵魂呢?

  教育艺术家应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明察秋毫。

  平庸的教师,只是让学生学会;

  杰出的教师,是让学生会学。

  平庸的教师,是向学生奉献真理;

  杰出的教师,引导学生追求真理。

  教育艺术之妙,在于表里相谐,内外合趣。

  为了出新意,而背离法度,为之失策;为了寄妙理,而滞留于泛论之内,也不足取。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高超的艺术家,能在一瞬间将“新意”与“法度”、“妙理”与“豪放”求得完美的统一。

  教师,是值得骄傲的职业;

  教育人,是艺术中的艺术。

  教育是一种神妙的系统工程,一个人有幸进入这个行列,是值得自豪的。在他美化人的灵魂的过程中,也美化了自己。

  教师要为人师表,他们的灵魂美不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生。这就是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来。

  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授知识。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只教书不育人,充其量不过是个教书匠。

  最好的教师,是最善于掌握人的心理的人,也是最会运用语言的人,用最精炼、美好的语言启发学生的良知与智慧,并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教师应当是大写的人。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要想取得超人的智慧,必须有超人的实践。要取得超常的业绩,必须有超常的勤奋。

  当一个人谎说有老虎,人们还不相信;当三人谎说有虎,会有上千人拿起棒子来打虎了。众口皆说,谎言就无翼而飞了。

  目前在一些人中,相信谎言要比相信真理者多,而且坚信不移,争相传播。所以,教育家要善于识别真伪,而且要善于以真克伪。

  疏导,是教育艺术的基本功,其目的在于因势利导,发扬积极因素,要疏其思维至畅达,导其逆反心理于正着。

  疏导,是一种艺术,以情导,以理疏;无情不导,无理不疏。入情入理,情理结合,双向沟通,才能形成疏导的艺术。

  教育艺术的语言,有张有弛,有急有缓。有时如潺潺流水,娓娓动听,有时如雄狮怒吼、气势磅礴,有时如急雨直泻,有时又如雨中停歇。

  教育艺术家的大脑,应是聚光镜,不能是平面镜。平面镜只能映照出事物平板的形象。

  教育艺术家通过大脑的“聚光镜”进行艺术构思,把聚光镜映射的感受在正确、审美判断的观照下,形成并展示典型感受,给人以感染、启示。

  教育艺术家要善于把折光变成聚光,把微光变成光彩,把光彩变成光明,要有亮色与光点,使之成为烛照心灵的教育之光。

  音乐家用歌,诗人用诗,给人以理想,又用理想把人扭结到一起。教育艺术家用美与爱,把人团结为一,使之在理想上升华,心灵上净化,智能上飞跃。

  福楼拜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塔底分手,在塔顶结合。”

  科学,需要艺术化,

  艺术,也需要科学化。

  教育,是科学;教育,也是艺术。它们从塔底分手,如今又在塔尖结合。我们研究的教育艺术,就是科学与艺术结合,我们要使随着历史而分手的领域,又随历史的前进而携手。

  我们讲的“教育艺术”,不仅是教育的艺术、教育的方法或技巧,而且是把教育作为一种艺术。它有它的审美体系,有它的审美结构,有它的审美功能,是另一个既具有强烈美学价值,又具有强烈美学作用的完整新学科。

  教育艺术的目的是为了美!

  教育艺术家要善于发现美,弘扬美!用美的方式,塑造美的心灵,培植美的才华,让世界充满美。

  教育艺术的目的—— 让大地洒满春天和煦的阳光,让鲜花更加馥郁芬芳。

  真正的诗,是诗人的心灵。

  真正的教育艺术,是教育艺术家智慧学识以及情感与人格的体现。

  人世千变万化,人情也变化万千!

  教育艺术育德铸魂,不能是单线条、平面化,而应丰富多彩,浓郁深重。

  真诚,是一种美的力度。

  真诚,是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的综合,是真善美的结晶。

  真诚,是一种美的感情的体现。

  有人说:“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理智所抱的信念,或比由于恐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强有力得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