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励志奋斗 | 积极心态 | 励志创业 | 励志格言 | 励志勤学 | 积极处世 | E书下载 | 励志书籍 | 
/ 54页

  “不知道”与“该知道些什么”

  

  2)不说“不知道” /168

  “不知道”与“该知道些什么”

  工作中似乎最容易说出口的就是“不知道”这三个字,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当张口说“不知道”这三个字的时候,却需要特别地谨慎。

  记得当年在日本勤工俭学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在餐馆里面打工。因为还不能流利地使用日语,所以每次遇到客人点菜的时候,心里就特别紧张,就会有意无意地找一些其他的事去做,好让自己暂时回避一下听不懂的尴尬情况。后来,我知道如果是站在老板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我是在逃避最该做的事情,因为我的做法会给客人造成一种怠慢的感觉,我会因此经常遭到严厉的批评,甚至遭遇到“还想不想干了的”威胁。

  细想一想也确实是这样。客人来了,他并不知道你的情况,然而他看到的是,他坐在那儿招呼你,你却假装收拾其他桌子上的盘子,或者去干别的事情,他当然就会不高兴,老板当然会从这个角度上想你为什么怠慢客人,而且会告诉你,如果你再怠慢客人的话,就会被辞退。

  于是自己就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如果因为不能流利地使用日语就不敢上前,日语水平就会提高得更慢,不要说涨工资了,还得随时准备着被炒鱿鱼。所以为了改变这样的现象就必须要求自己,每次遇到听不懂的日语时,就把它们先记下来,并要求自己在一到两天内,先把店里面的菜单全部背熟。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其实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别人都明白了,自己却不知道,那就意味着你的工作岗位不稳定,就意味着你至少需要先把这些问题记下来、背下来,至少要求自己在下次遇到相同情况的时候,知道的能比这次多一点。

  在工作中说“不知道”,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每当想说“不知道”的时候,就必须思考一下此时此刻自己应该知道点什么,如果总是对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相信你离告别这个岗位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有贡献的人,会这样做——

  ★他们不会在工作中,轻易地说出“不知道”这三个字。

  ★他们会反复地提醒自己,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到底该知道些什么。

  ★只要遇到“不知道”的事情,他们就会首先记录下来,并在找到答案之后把它们背熟。这样做可以保证他们在下次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就变得“知道了”。

  

【字体:  】      【发表评论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旨在丰富、交流和传递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相关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相关内容,任何个人团体不得转作商业用途。如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