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 29页

于丹:三重角色演绎多彩人生(1)

  在大学讲台上,于丹绝对是一个让学生着迷的老师;回到家里,她又成了一个感性十足的小女人,围着老妈、老公和宝宝,一大家人被她照顾得舒舒服服,开开心心;一转身,她又跑到电视台里,做起了统揽全局的节目策划;忙完工作,便又带上她的一群“死党”,杀向郊外的农场庄园,玩得人仰马翻⋯⋯就让我们走近于丹,感受多重角色下的精彩人生!

  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好演员

    提到角色转换,于丹兴奋地说起她刚看过的一部美国大片《史密斯夫妇》。电影中,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扮演的史密斯夫妇在外人眼里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他们家境优越,夫妻恩爱。然而这一切都仅仅是假象而已,这夫妇二人都是受过专业训练,身经百战,杀人无数的职业杀手。他们各自效力于对立的两个秘密组织,可能由于双方都是伪装技法高超的超级杀手,虽然同室而居七年有余,但各自却对对方的秘密身份知之甚少。而在一次执行刺杀任务中,夫妇二人恰好被同时指派去刺杀同一个目标,这使得二人为完成任务不得不同室操戈⋯⋯于是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夫妻对决⋯⋯

  令于丹感兴趣的是电影中的角色转换,刚刚还是煮汤弄水、温柔贤惠的家庭主妇,一转身就变成了飞檐走壁、冷艳机警的职业杀手⋯⋯其实,身为大学教授的于丹也是一个角色转换的高手,她对电影中的美女杀手所表达的更多的是惺惺相惜吧。

  在于丹看来,女人的一生会有很多角色。首先,你要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这些都是你生命中的必然,是你成长到每一个人生阶段时必然要承担起来的角色,是由不得自己太多去选择的,这些都属于“第一角色”——家庭角色;然后,你要立足于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职业定位,或从政,或经商,或为人师,这些都属于“第二角色”——职业角色;最后,我们还会有自己的“第三角色”——社交角色,你会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群,一个气场,得到认同和提升,它游离于你的日常生活轨道,是自我的外延和拓展,甚至惊变。

  如是,她转换着人间的种种角色,穿梭于世界的每一道风景,进进出出完成了一次次历炼,集所有风物于一身,尽情释放着她的能量。

  第一角色 吾家有女爱远行

    于丹爱玩,说起她的性格,自然要提到她家的“老顽童”——于丹的妈妈。于妈妈今年八十多岁了,生性乐观,玩心不老。2月份刚下了场大雪,一大早她就急着出去赏雪,她说:“那雪啊到下午就化了,我得赶紧去,不然就来不及了。”

  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女”,有这样一个爱玩,也会玩的老妈做榜样,于丹从小就是个“玩家”。从上大学开始,她就利用假期游遍了国内的山山水水。后来毕业了,参加工作,她的玩心就更“野”了,这一回,她跨出国门,飞得更高更远了。用她自己的话说:“现在,我想去的地方,基本上都走遍了。”

  都说是“成名要趁早”,用在于丹身上,应该是“出游也要趁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可是前人的金玉良言,你只有走出去了,才知道世界有多大,人生有多广阔,而行走中经历的点点滴滴,都会在日后成为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上大一的时候,于丹和大她一届的两个同学一起上路,直指中国版图上的西北大沙漠。到敦煌附近后,两个大男生都忙着去摄影了,于丹一个人眺望着壮阔起伏的大沙漠,恨不得立刻畅游其间。于是,她备好简单的行囊,自己给师兄留了张条——“我带手电筒了”,带上一个大手电筒要独闯无人区。

  新疆的夜色降临得很晚,于丹走在无尽的沙海中,饱览天光云影,发亘古之幽思,气象万千,心生豪迈,走着走着竟迷了路。其实沙漠里也根本没有路。天色渐暗,沉沉的夜笼罩下来,于丹开始着急了。她四下里寻找生火的树枝,沙漠中仅有的植被是骆驼刺,而能够用来生火的只有深扎在沙土里的须根。于丹费尽气力用双手去挖,十指磨破了,鲜血流出来,她也不停下来,终于点燃了御寒的薪火。那时的她,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空旷夜幕下,于丹独自感受着“天地我一人”的快意。

  多年后,当她面对事业的困境和选择的时候,这段难忘的经历鼓舞着她勇敢地面对,开启了人生新的一页。而那个没有用上的手电筒,后来成为她生命中的一个象征,不仅在进入沙漠和黑夜的时候给她光明,在莽撞成长的时候给她勇气,也在成熟后带给她心灵的笃定和澄澈,并且照亮她的一生,让她穿越各种世俗的界限,在任何时候都绽放如花。

  第一角色(续) 做个快乐妈妈

    在妈妈眼中,于丹一直是个优秀的女儿,她也许不是一个乖乖女,但她一定是最有活力、最富创造力的一个;而在丈夫眼中,于丹是亲密爱人,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他们结婚十多年了,二人世界过得有滋有味,天性爱玩的于丹并不急着要孩子,做老公的也不催她。直到于丹40岁的时候,才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见他乐得合不上嘴,朋友问他:“还是要孩子好吧?”他的回答让于丹感动:“没孩子挺好,有孩子更好。”正是他这种知足常乐的平和心态,给了于丹更大的生活空间。

  于丹的妈妈在40岁的时候生下了她,而今,她又在40岁的时候生下了自己的女儿。好像是造物主冥冥中这样的安排,让于丹完成了一个女人的轮回,丰硕又完美。

  在家里客厅的几案上,摆放着十多本小宝宝的写真集,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时而凝思,时而跃动,又一个秀外慧中的才女第三代啊!

  其中的一本影集吸引了我,那是于丹怀孕时的孕妇照。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她们往往是靠服装来堆砌美,而于丹的美是写在她脸上的,即使在怀孕的时候,她依然笑得那么自信,那么开心。

  生女儿苗苗的前夕,于丹甚至把四处飞行讲演当成胎教。女儿出世后,她最爱的一件事就是带苗苗“疯疯”,而苗苗也每每抱着于丹叫“我就要跟妈妈疯疯”。她说,我是受着孩子的教育长大的,在孩子身上,她找到更多的温暖和童真,开始重新审视生命。

  可以说,于丹把怀孕对工作、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点。怀孕8个月时,她还和朋友们跑到郊外的农场大玩特玩;生完孩子后24天,她就去上课了。很多女性朋友生过孩子都得上了“产后抑郁症”,而于丹却一点感觉也没有,朋友们都笑她:“你整天忙得不行,哪里还有时间去抑郁啊。”

  第二角色 陪伴学生一起成长

    说起于丹的职业角色,更令我们眼花缭乱,过人的天赋和充沛的精力让她多管齐下,完成着平常人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影视传媒系主任、新闻集团首席顾问,电视节目策划人、撰稿人,这些头衔是多少人的向往啊!她所参与的节目都是中央电视台的重头栏目,《东方时空》、《今日说法》、《电视你我他》、《新闻调查》、《对话》、《艺术人生》,光听听这些我们天天守候的名字,都会让我们对她肃然起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