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扑克牌桌上,你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尤其是当玩家开始玩诈唬的时候。虚张声势的玩家知道自己手里的牌很弱,要是此时他们已¾¬把一部分不小的筹码押入底池,那么他们就会感到很危险;而且,他们也不想被对手跟进(在这里,对手就好比是Ô¬始人遇见的食肉动物,会袭击他们的筹码)。那么,他们会怎样呢?静止不动,就像一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遇到危险时做出的反应一样。他们不动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威胁,不想被别人注意到,不想做出任何会招来别人关注的动作,也不想让对手(食肉动物)跟进他们的赌注。
在牌桌上,如果有人突然不动了,像冻僵了一样,或者过于控制(压抑)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则可大胆地假定这个人是在虚张声势。在联邦调查局,如果有人做出那样的行为,我们则把这种行为看作线索。而在牌桌上,玩诈唬的玩家把筹码推入底池后,坐得笔挺,僵硬得就像坐在飞行员的驾驶舱里,一动不动,Ô¬因就是他们不想被别人注意到自己心虚。
T.J.克鲁杰在首届赫尔姆斯牌迷营的研讨会上说过,他¾¬常能够察觉到诈唬,因为玩诈唬的玩家会屏住自己的呼吸。这就是一个僵持不动的反应。野生世界的动物也会这么做,以此来减少被发现的几率。测谎器也让我看到过这种现象,那些要撒谎的人会停止呼吸,然后机器就会有所显示。
玩诈唬的玩家通常都有这样的倾向——少动,尽量克制住那些会让别人意识到他们还在牌桌上的行为。许多玩家在他们的扑克生涯中,一直都会表现出这一连串的反应:诈唬——下注——僵住,而且还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反应。Ô¬因是那些反应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和数十万年以来硬性接入到我们“激发反应模式”内的生存行为是相符的。
这些僵持不动的行为是我们在面临危险时根深蒂固的反应,有些玩家根本无法摆脱它们,甚至当别人告诉他们,动作一僵诈唬策略就全部泄露了,他们还是没办法避免僵硬的动作。这就像习惯抽烟的人,甚至没意识到自己的手指夹着烟,除非有人不断地提醒他们,或者他们迫使自己不断地监视自己的行为。
我并不是说,在进行诈唬策略时要克服僵硬的反应是不可能的,只是相当困难。实际上,有些看过这本书的人,和一些在自己身上察觉到此类反应的扑克高手,会试图把这些僵硬的反应一扫而净。因为我们还有“新皮层”,我们想要制服“边缘系统”做出的反应,我们就可以做到。但是,除了专业的演员,并非很多人都可以表现得如此真实,令人信服。很无奈,这些掩饰通常都是透明的,并且通过练习,你大概就能分辨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而且准确率还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