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送礼退不退?这样的问题居然让老师感到很困惑,真是件奇怪的事情。老师本来就不应该收礼,不应该收的东西当然要退,这么简单的常识,有什么可困惑的?又有什么可争议的?之所以会出现"家长送礼退不退"这样的伪问题,折射出来的还是当前的一些怪现状。
尽管家长不该给老师送礼,尽管老师不该收礼,可在现实中,这样的现象却非常普遍。很多的母亲为了让老师照顾自己的孩子,千方百计想着讨好老师;某些老师也把职业道德抛在脑后,毫无愧色地从家长和学生手中接过东西。也许,这就叫"行业潜规则"吧。
如果"家长送礼退不退"还需要困惑和争议,那说明我们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真是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这种严重性不仅表现在送礼收礼的表象上,更是表现在某些人的道德滑坡上。在这样的环境里耳濡目染下,孩子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每年的教师节,我们谈论最多的还是关于是否给老师送礼的问题。同样作为孩子家长的东子,从孩子上幼儿园至今,始终没有给老师送过礼。我一直夸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种神圣而又崇高的职业,像一支蜡烛,燃烧着自己,却照亮了别人。而我们给老师送礼,无形之中就抹杀了他们的光辉形象。
当然,也有许多母亲为了讨好老师,想让老师给自己的孩子有个特殊的照顾,心情可以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坐在前排;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出类拔萃,所有的好事、所有的荣耀都能被自己的孩子所拥有?为了这些,有的母亲宁肯付出金钱来"收买"老师,以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如果所有的孩子的母亲都去给老师送礼,都要求坐前排,都要求是"三好生",那老师又如何安排呢?他有三头六臂吗?他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给教师送礼,是一股社会不正之风,其责任主要在家长身上,特别是母亲们。那样做,首先是对老师的不信任,其次是对孩子缺乏自信。
给老师送礼的习气客观上也影响了一些素质不高的教师的品德,同时也会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使我们的孩子自小就在这种的环境下成长,那他们怎么能出淤泥而不染呢?
那么,母亲们应该如何与孩子的老师相处呢?
一、要经常与孩子的老师沟通。
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同老师一起商讨解决。与孩子的老师进行交流,可不是让你去讨好老师。送礼物、在生活中的某些方面给老师帮助,的确会让老师与你相处更好,但这样对孩子自身发展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孩子需要的是一个能准确判断出孩子发展状态并能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的老师。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孩子负责的老师真正需要的是,根据孩子的成长对教学进行不断的自省和调整。如果母亲一味讨好老师,老师的做法出现问题时,母亲也不向老师反映,那么等于间接剥夺了自己孩子获得更合适的教育机会的权利,这与母亲为了孩子好的初衷简直是背道而驰。
母亲和老师都是孩子发展的领路人。假如我们把对孩子的教育很形象地比作一场战争的话,你和孩子的老师就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真正的优质交流,正是在母亲和老师完全平等的平台上才能进行的。
平等的位置、平和的心态,相互交流才能更少保留。在双方平等的情况下,传递更多关于孩子的信息,不论从老师口里到妈妈心里,还是从妈妈口里到老师心里,都是成功有效的。
二、要多参加学校活动,学会和老师交流。
每次家庭教育报告后,都有孩子妈妈跟我说:"一碰到孩子的老师,我除了打招呼和简单询问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的情况,我都不知道还可以和老师说什么、问什么了。"
东子的建议是多参加学校(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多和老师谈关于孩子成长的相关话题。幼儿园或者学校的活动安排,一般都会告诉家长。细心的母亲们只要经常问问老师,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状况,慢慢就会了解到很多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学校的学习、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