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25节:二批:过分依赖学校(9)

  与老师交流时,苦于没有话题的母亲,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安静孩子"的母亲。从表面来看,这样的孩子一般不是"问题孩子",可背后可能恰恰隐藏一些问题。所以,"安静孩子"的母亲可以更多地询问孩子的在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母亲可以主动与老师商量,"我能为这个班级做点什么"、"我能为这个幼儿园做点什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或者学校的日常教学和活动中,这也是母亲与老师的优质交流方式。

  以给老师送礼来讨好(收买)老师,不如理解、尊重和信任老师。对于一些节日,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制作一些小礼物送给自己的老师,那样老师会感到很欣慰的,毕竟那是学生的心意,也是老师付出的回报。

  其实,成绩优秀和综合能力高,都是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优秀的呢!所以我还是赞成在教师节这天,学生利用自己的特长,展现才艺的同时也给自己的老师送去最好的礼物。

  当然,家长与老师在生活当中,相互帮助、支持是应该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情不一定非得用钱来补。同时,尊敬老师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

  但是如果过分地讨好老师,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孩子,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

  "一边倒"的教育,必将导致孩子成长的失衡。

  ■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现今,在大多母亲看来,"学习"就是早早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了小学读中学,读完中学考大学;"学习"就是坐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放学回家认真完成作业,考试的时候考得一个优秀的成绩……

  而对孩子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孩子"有出息"、"做个有用的人",怎样才能"有出息"、"做个有用的人"呢?自然要在上学的时候刻苦读书,有一个好成绩;自然要考上好一点的大学,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然后才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争取一个好前途,做出让人仰慕的业绩……

  总之,孩子就是要在学校好好学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只有上学读书才能成才,成为社会精英。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母亲们对学校、对孩子在学校接受的12年正规教育抱着极高的期望值。

  于是乎,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进行着教鞭指挥下的学习,而且目标单一--考大学,内容单一,考试范围内的课本知识,方式单一--死记硬背、勤学苦练……

  有这样一幅漫画,第一张图片上画着一群孩子的脸,有方的,有圆的,有胖的,有瘦的,旁边标明"入学时";第二张图片上依旧是一群孩子的脸,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模一样形状的脸,而且鼻子上统一架副眼镜,旁边标明"毕业时"。不用多说了,一幅漫画点出了学校教育的实质。

  走在校园里听孩子们背书的声音,无论什么内容都是众人同声,一个味道,教鞭指挥之下怎能不如此整齐划一呢?再读读孩子们的作文,做好事、后悔事、开心事,事事都如一个人做的,就连感慨都是一个腔调,扶老奶奶过马路,从我读书的时候就开始写,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孩子们"淘汰"……

  这种流水线式的统一模式的教育,加之某些教师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不知道扼杀多少孩子活泼的天性、鲜活的个性、灵活的思维……

  从事多年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无论是接听心理咨询热线,还是拆阅读者来信,抑或是做演讲报告,总能听到孩子们沉重的倾诉和幽怨的叹息。

  一个中学生在给东子的信中说,他讨厌上学,学校就像一座监狱,甚至他连犯人都不如。如果让他在学校和监狱两者中选择,他宁愿选择监狱;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给我打电话: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我厌烦透了。今天的作业太多了,怎么写也写不完,去学校肯定要遭老师惩罚,回家也会被妈妈骂,所以不如逃跑……

  一个"老成"的孩子,带着一脸的不耐地对我抱怨:活着真没劲,不能开心地玩,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活着仿佛只是学习、考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