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首页 | 励志 | 学习 | 书籍 | 心态 | 创业 | 格言 | 处世 | 文艺 | 作文 | 

第21节:二批:过分依赖学校(5)

  母亲们一个个摩拳擦掌,铆足了劲要给孩子联系一个最好的学校:结束了幼儿园生活的孩子,要上重点小学;小学毕业的孩子,要上重点中学;面临中高考的孩子,要上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

  在母亲看来,唯有上了重点中学,孩子才有可能考上大学而且是重点大学,而上了重点大学,孩子才能有出息,才能成才成功。因此孩子唯有上了重点学校,母亲心里才算有了底,才可以松口气,才可以在面对别人的询问时自豪地说出孩子所上的学校的名字。

  为了能让孩子上这个"重点",母亲们真可谓是削尖了脑袋,甚至是不择手段、掏空家底、拉尽关系……

  我真的不明白,我们的母亲为何那么迷信重点。

  其实,这些学校和其他学校相比,并没有人们想象的差距那么大。重点校只不过是因为政府的行政命令而垄断了最好的生源才会有如此高的升学率的。只要有好的生源,其他学校一样能考出好成绩。比如:有些孩子由于经济原因不能选择重点校,他们就近在普通学校学习,这些孩子后来在升初中和高中后,他们的高考成绩都远远地超过了相当一部分那些当年进了重点校的孩子!

  而且由于从小接触不同家庭环境的同学,普通学校毕业的孩子大多自理、自立能力强,思想成熟,发展较全面。可以想象,当年如果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迷信重点,非重点不入,并且如愿以偿进了重点,花大价钱,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不说,那他们能像今天这样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并举吗?恐怕早已经成为了"考试机器"了吧!

  我的女儿范姜国一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女儿结束了学前班生活,也要上小学了。当时我家居长春,家附近有全省闻名的重点学校,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和东北师大附属小学,还有非常普通、名不见经传的二二八厂子弟小学。当家长费尽心机把孩子往二实验、师大附小送的时候,我不声不响地到二二八厂子弟小学给女儿报了名。

  很多人不解:孩子为啥不上重点学校啊?

  不为别的,因为我信一个理:一个人能否成功或者说有出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因素,客观环境仅仅是众多因素之一。

  想想我们的求学时代,因出身农家,我和妻子小学上的是农村小学,中学读的是乡中学,走到今天,自觉混得还可以,最起码各自在某一领域有点小造就,比一些重点学校毕业的人也不差啥。

  是不是人才,看的不是就读的是什么学校。自身素质称不上人才,即使你从小到大读的都是重点学校,即使你毕业于北大、清华,还是有可能在竞争中败给那些尽管读的是村小、一般院校、民办院校的高素质毕业生。能不能成才,看的也不是上的什么学校。自己不努力,再优越的学习条件、再好的学习环境,也是枉然。

  而且,把握不好,自认为置身名校而飘飘然,反而会被这优越的环境给消磨掉了向上的斗志。

  所以,进了重点学校不一定就有出息,而不上重点学校不等于今生就比别人差。况且,家长都忽略了一点,无论是重点学校还是子弟学校,孩子学习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一样的课本、一样的教学大纲,子弟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也不见得就比重点学校的差到哪去。我自信我的女儿无论是上重点学校还是上子弟学校都一样能成才,决不会因为上重点就成了"神童",上了子弟学校就成了庸人。

  不送孩子上重点校,只是想让孩子明白:将来她的成功完全要靠她自己主观上的努力,不要有任何依赖于外界条件的思想。不送孩子上重点校,还想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虽然希望她将来能有出息,但更希望她能拥有快乐。

  远离重点校人为造成的激烈的竞争气氛,让孩子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度过她的学习生活,这是我们的心愿……

  六年过去了,这一切都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3.盲目择校弊端多。

  即使抛开教学质量本身不谈,择校客观上都需要家长支付较大数目的捐资助学费用,这对工薪家庭来说,也是额外增加了一笔负担,而且也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友投稿 |
浙ICP备12031268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123@zhlzw.com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励志经管书籍
专题分类
热门推荐 成长快乐 成功励志 自我完善 自我激励 自我调节 心灵鸡汤 就业求职 职场生涯 营销生财 创业发展 管理创新 社交处世 形象礼仪 演讲口才 智慧哲理 女性励志 名人励志 爱情生活 心理书籍 哲学书籍 历史书籍 古典小说 国学经典 世界名著 站内找书